七录

作品数:109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固也殷炳艳张莉郝敬薛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隋书·经籍志》“梁有五部目录”考辨
《图书馆学刊》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袁如月 
《隋书·经籍志》是唐代重要的史志目录,学界对其中所载“梁有五部目录”的解释多有争议。考察阮孝绪《七录序》和《隋志》文本,“五部目录”既非五种目录书,也非名为《五部目录》的目录书,而是包括术数书在内的五部分类方法,即阮孝绪...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 《七录序》 “五部目录” 
阮孝绪《七录》“注历部”演变之考释
《史志学刊》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袁昆仑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东亚视野下的朝鲜王朝经筵讲史研究”(项目编号:L23BSS001)阶段性成果。
阮孝绪《七录》“记传录”对史书的分类,奠定了中国古代目录学史部分类的基础。“注历部”作为其中的一类,具体何指,历来说者不一。文章认为,起居注在魏晋南北朝大量出现,具备独立分类的条件。同时,这一时期,以“历”命名的史书数量较...
关键词:史部目录学 《七录》 《隋书·经籍志》 注历部 
由“七录斋”说开去
《党员干部之友》2023年第12期37-37,共1页周建国 
明代大学者张溥有非常独到的读书方法——“七焚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
关键词:读书方法 七录 读书法 眼到 抄写 手到 朗读 
张溥嗜学
《当代学生》2023年第12期23-24,48,共3页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誉写,誉写完毕(他会)朗读一遍,就烧掉它,再誉写,像这样要(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上长了老董。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用热水浸泡几次。后来(他)命名书斋叫“七录...
关键词:七录 打草稿 热水浸泡 手指 诗文 书斋 
涵养适时“归零”心态
《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第9期40-41,共2页牛沐 
明代大学者张溥有非常独到的读书方法——“七焚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
关键词:读书方法 七录 读书法 归零 眼到 手到 朗读 
笔墨留香话抄书
《初中生之友》2022年第6期12-13,共2页龙永忠 
原文溥幼嗜①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③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④,日沃⑤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⑥……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
关键词:抄书 七录 对客挥毫 读书 娄东二张 
阮孝绪佛道思想及对《七录》分类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1期119-129,共11页薛芸秀 
阮孝绪《七录》列"佛法录"为外篇第一、"仙道录"为外篇第二,他的这种分类方法不仅受时代影响,更与他个人的思想倾向密切相关。阮孝绪出生在玄学世家,长于有天师道信仰的家族,本人崇信佛教,因此对佛道之书颇为重视。他打破王俭《七志》之...
关键词:阮孝绪 佛教 天师道 七录 
国家图书馆古籍著录订误一则——兼及《室名别号索引》失收二例
《古籍保护研究》2020年第2期137-141,共5页翟新明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足古籍保护、加强实践训练——古典文献学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图书馆所藏吴氏式古训斋抄本《七录》是目前所见最早从事具体文献辑录的《七录》辑本,国家图书馆著录为民国本,但经考证可知此本为晚清藏书家吴丙湘手抄,递经徐乃昌、郑振铎收藏,实为清抄本。复知吴丙湘以"式古训斋"为斋名,陈乃乾...
关键词:式古训斋 吴丙湘 吉城 《七录》 《室名别号索引》 
《七录序》与阮孝绪的知识、思想世界
《学术月刊》2020年第9期159-172,共14页吕博 
南朝时期,由于纸的普及,相比于使用简牍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已大为便捷。在这种背景下,私家藏书兴盛。家有文史、拥书万卷者,也不罕见。“知识下移”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带有“博”的词汇,如“渊博综广”等,常常被用来形容当时的知识...
关键词:阮孝绪 《七录序》 佛道变迁 南朝文化 
奇人奇书《列子》
《文史杂志》2020年第3期112-114,共3页郭新庆 
列子人奇列子,旧时称列御寇,有的书也称列圄寇,或列圉寇,这可能都是同音别字的原因。汉代刘向《七录》认为列子与郑穆公(前627年在位)同时,柳宗元认为这太荒谬了。柳宗元《辩列子》说,“(郑)穆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与郑繻公(前422年...
关键词:柳宗元 《列子》 列子 列御寇 荒谬 奇人 郑穆公 《七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