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预测

作品数:862被引量:350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会军郎咸梅陈慧汤懋苍林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原气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南部河谷气候变化趋势及预测——以江孜站为例被引量:5
《高原气象》2010年第5期1111-1118,共8页尚可政 周海 陈录元 王式功 杨德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29B03)资助
利用西藏江孜气象站1957-2006年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西藏南部(下称藏南)河谷地区的气候变化,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趋势做了预测。分析表明:藏南河谷的气温在过去50年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升温速率较全球平均升温速率偏高,...
关键词:藏南河谷 江孜 气候变化 气候预测 
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与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高原气象》2010年第3期595-604,共10页王鑫 马振锋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710);四川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川气2009-04-0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BROP200902);川渝干旱灾害预测技术优化与应用项目(CMHTC2008M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32012;403753)共同资助
利用1951—2007年川渝地区20个代表站主汛期的降雨量资料、太平洋逐月海温资料和NCAR/NCEP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EOF等方法,研究了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建立了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主要模态存在明...
关键词:川渝地区 汛期降水 年代际变化 气候预测模型 
安徽省伏旱特征及预报研究被引量:7
《高原气象》2006年第4期731-736,共6页田红 徐敏 李树 陈晓红 
2005年度安徽省气象局科技带头人专项"安徽汛期旱涝气候变化及预测研究"资助
利用安徽省35个代表站1961—2003年6~8月逐日降水量资料及1961—2002年逐月北半球100hPa和500hPa高度场、地面气压场及热带太平洋海温场资料,采用EOF和最大熵谱,分析了安徽省伏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伏旱有全省型、北部...
关键词:安徽省 伏旱 气候预测 EOF分析 
青海省雪灾气候预测的地气图方法被引量:12
《高原气象》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汤懋苍 张拥军 唐红玉 李栋梁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4)资助
通过对青海省1960年以来全省各气象站的雪灾资料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南部(下称青南)地区8月份的地气形势,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夏季地热涡和正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重雪灾;地冷涡和负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轻灾或无灾。春夏季上游的中...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 青海省雪灾 地热涡的分布 
短期气候预测地气图方法的7条预报规则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05年第2期218-222,共5页汤懋苍 张拥军 李栋梁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宁夏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02专题"河套地区气候变化事实和成因研究"资助
根据三十多年来的短期气候预测经验, 对于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 总结了7 条预报规则: (1)能量频散规则; (2) 相干共振规则; (3) 下游阻塞规则; (4) 侧向抑制规则; (5) 驻波不频散规则; (6)风吹雨斜规则; (7) 准半年重现规则(准半年韵律)。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 地气图方法 降水预测 预报规则 
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沙尘暴气候预测研究被引量:13
《高原气象》2004年第6期851-856,共6页李岩瑛 俞亚勋 罗晓玲 马兴祥 张爱萍 王汝忠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0DIA10031)"西北干旱区沙尘暴预警;服务系统研究"02专题"西北干旱区沙尘暴气候背景与预测方法研究"资助
应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5站(乌鞘岭、古浪、永昌、凉州区、民勤)近50年月、年气象资料和沙尘暴个例,详细分析了沙尘暴产生的气候背景和气候影响因子。在分析二十多种气象要素的基础上,做出沙尘暴不同时间、不同范围的日数和强度...
关键词:沙尘暴 大风 干旱指数 气候预测 
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联系被引量:8
《高原气象》2004年第6期857-864,共8页王晓芳 谢金南 罗哲贤 
甘肃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GS012 A45 118)资助
应用1951—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量资料及全国160个站1951—2000年历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梅雨量偏多年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正常或偏旱;梅雨量偏少年份,西北地区东部...
关键词:梅雨 西北干旱 短期气候预测 数值模拟 
短期气候预测的出路在何方?被引量:10
《高原气象》2004年第5期714-717,共4页汤懋苍 李栋梁 张拥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TG2000048705)
100年来短期天气预报成功地跨越了三大步:挪威学派、Rossby学派和Charney开创的数值天气预报。在"气候是天气的综合"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每一次短期天气预报的成功都引出了短期气候预测的热潮,相应地出现了大型天气学、超长波控制论...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系统 地气图方法 短期天气预报 
外源强迫和初始值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作用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04年第z1期77-79,共3页范广洲 李洪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气候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课题"西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演变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2003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5)共同资助
利用Lorenz系统, 初步研究了外源强迫和初始值在短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外源强迫的大小, 对气候系统的长期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短期气候预测中, 应该根据外源强迫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 采取不同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 ...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 初始条件 外源强迫 LORENZ系统 
用模糊均生函数模型作青藏高原气候冷暖预测被引量:5
《高原气象》2003年第5期499-502,共4页董安祥 李栋梁 龚建福 张昆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X1 SW 04)资助
利用模糊均生函数模型(FMGF)和滑动T-检验,分析了近620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冷暖的变化趋势,并作出预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最寒冷的时期为17世纪中期,最暖的是20世纪。温度存在31~45年的周期振荡。与20世纪后30年相比,未来50年中温度偏高...
关键词:青藏高原 模糊均生函数模型 温度 气候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