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期

作品数:365被引量:3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琛瑜陈丽丽刘传飞陶友珍王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髓说:翁方纲的理论互文与清代前中期诗学演进
《江海学刊》2025年第2期243-254,256,共13页宋子乔 
翁方纲是清代诗学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过往研究多集中于其“肌理”说,而“诗髓”说在其诗学与艺术思想中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翁方纲曾在《诗髓说》《渔洋诗髓论》以及别集中多次对“诗髓”概念进行阐释,借此讨论诗歌的本质、创作...
关键词:翁方纲 诗髓说 肌理说 互文 诗境 事境 
清代前中期吉林地区社会风俗变迁研究——以旗民关系为视角
《文化学刊》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孟磊 
社会风俗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域不同,风俗各异。清前期吉林地区民人稀少,驻防旗人为当地主要居民,故而满洲旧俗保留较多。清中期之后,内地民人大量迁入,旗民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使得吉林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化。本文以清前中期吉林...
关键词:清前中期 吉林地区 旗民交往 社会风俗变迁 
遵史而评 依史而论——清前中期戏曲叙事批评的“历史化”潮流
《戏曲研究》2024年第4期233-249,共17页刘二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8CB16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美学史”(项目编号:2022M711991)阶段性成果。
关于戏曲与历史关系的论说由来已久。自元代起,戏曲演绎历史以及对历史题材虚实处理的话题便不断被提及。在清前中期,剧论家们不仅思考戏曲叙事中历史题材的处理问题,而且进一步以历史视角全面审视戏曲叙事,包括叙事内容、叙事手法和叙...
关键词:叙事价值 戏曲叙事 叙事内容 剧论 清前中期 历史视角 历史题材 虚实处理 
蒋士铨的曲教观及其文体选择发微
《戏曲研究》2024年第3期172-193,共22页邱嘉耀 
在通行的戏曲史叙述中,清代戏曲的整体成就往往被认为逊于明代。吴梅即曾从文体习尚、学术倾向、文人兴趣、花雅争胜四方面推究其原因。①就清前中期戏曲而言,其戏曲史地位和评价,则与此一时期剧作的文人化、案头化、诗文化倾向密切相关...
关键词:戏曲史 蒋士铨 清人杂剧 文人化 文人剧 学术倾向 清前中期 郑振铎 
城市记忆与文学感知:清代前中期咏史词中的南京书写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4-88,154,155,共7页翟怡秀 
清代前中期写南京的咏史词多用“金陵”称呼南京,这与“金陵”的“王气”寓意及历代文人将其和咏史挂钩造成的思维定势有关。清人丰富和深化了“金陵”的内涵,使其由城市别名演变为文化语码。清人吟咏南京,多提到六代;对六代的吟咏中有...
关键词:咏史词 南京 金陵 明朝 六代 
清代前中期旅外文献考略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胡晓博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1D217)。
清代前中期的旅外文献虽然在数量上、涉及范围上均无法与晚清时期相比,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清代前中期对外交往的格局,以及清人对周边世界的观察。出于册封等原因,清代前中期的旅外文献主要为清廷使臣及随行人员撰写,涉及的区域为琉...
关键词:清代前中期 旅外文献 琉球 安南 朝鲜 
2005年版《鲁迅全集》有关“丛书”的两则注释校正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1期176-187,共12页张智勇 
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鲁迅对出版机构的选择、布局及其个性与命运研究”(2023AH050289)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两处有关“丛书”的注释进行正误,并以“新潮社文艺丛书”“乌合丛书”“未名丛刊”等书的出版经历为线索,兼谈鲁迅在1920年代前中期与后期新潮社、北新书局和未名社的出版合作。由于此...
关键词:《鲁迅全集》 新潮社 未名丛刊 乌合丛书 未名社 北新书局 萌芽阶段 前中期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前中期信州文人群体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张振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代宫观官制度与文学研究”(17BZW097)。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
关键词:宫观官制度 信州文人群体 吕本中 曾几 赵蕃 辛弃疾 
清前中期山东诗人区域分布态势及成因——基于《国朝山左诗钞》的考察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耿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751004)阶段性成果;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20DZWJ07)阶段性成果。
《国朝山左诗钞》以诗存人,收录自清初至乾隆中叶六百余位山东诗人及其作品,是对清前中期山东诗坛创作情况的系统总结,且详注诗人里籍,是探究清前中期山东诗人区域分布态势的良好样本。通过对诗人区域分布状况进行梳理,可见清前中期山...
关键词:清中前期 山东 诗人 区域分布 
清前中期桐城杜诗阅读传统与桐城义法的生成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23年第6期45-57,共13页程维 
清代前中期,桐城出现了非同寻常的杜诗研究热潮。奇特的是,这些杜诗研究者无一例外都从属于一个由宗族、姻亲、师友关系组成的阅读社群。社群中的士人通过集体研讨、家族传习、过录编印、相互序跋等方式达成集体阅读的效果,形成了阅读...
关键词:杜诗 阅读传统 桐城义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