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

作品数:5153被引量:7232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满铭曾倩尤陈俊王雅邹生书更多>>
相关机构:株式会社迪思科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政治与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合作规制与新行政法的建构--从疫情群防群控切入被引量:9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3期2-14,共13页邹焕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司法审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BFX05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合同的行政诉讼难题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I035)的阶段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群防群控实践折射出复杂的行政法治新课题。作为以社会为重心的新合作规制模式,社会合作规制经受了本土突发事件防控的检验,并形成了自身运行特色。社会合作规制具有促进传统规制模式的升级、实现风险社会的合作治理以及...
关键词:社会合作规制 新行政法 公私合作行政法 疫情群防群控 
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实现条件与路径选择——从反思应急法律体系切入被引量:19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123-135,共13页金晓伟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事故调查的行政法理”(项目编号:17SFB3014)的阶段性成果。
紧急状态法制对于解决宪法上紧急状态制度的虚置问题,推动应急基本法的结构性调整,填补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制度断层,提升其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相关条款之间的融贯性,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经过理论条件和现实障碍的细致论证,可以...
关键词:紧急状态 法制 应急法律体系 突发事件 
论全国人大“例会”的召集——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迟决定切入被引量:5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9期22-37,共16页赖伟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功能主义原理研究”(项目编号:19BFX04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宪法》第61条确立的全国人大的例会召集制度,是人大组织议事的基础性制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具有权义复合的双重性质,常委会拥有决定何时召开、谁来主持和引导会议以及审议讨论哪些事项等组织程序权力,又拥有组织和促成...
关键词:宪法 全国人大例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推迟决定 例外条款 
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困境和出路——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争议切入被引量:9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3期151-161,共11页张牧君 
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是否能够适用20%的所得税税率的争议,其实质是我国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理论上是遵循“集合论”还是“实体论”的争议。根据这两种不同理论构建的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我国对合伙...
关键词:合伙企业所得税 个人合伙人所得税 股权投资所得 有限合伙人所得税 创业投资企业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被引量:30
《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5期81-95,共15页钱继磊 
山东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项目"新时代中国法理学范畴及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BYSJ04)的阶段性成果
"基因编辑人"已经从理论成为事实,使人类整体日益加速成为风险的命运共同体,也对传统权利法理提出挑战。代际权利并非虚妄,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代际正义为法理基础,以对作为新兴权利的后代人权利的认可为条件,旨在为当代人权利与...
关键词:人类基因编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代际正义 代际权利 新兴权利 
“加速费”、“通融费”与行贿罪的认定——以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实质解释为切入被引量:22
《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3期50-59,共10页孙国祥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贪污贿赂犯罪研究"(项目编号:14FFX31)的阶段性成果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主观不法要素的立法设定,对行贿罪的司法认定形成了困境。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实质性地理解成"为收买国家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履职行为",可以摆脱各种纠缠,为司法认定提供一个明确、可操作的标准。在此理解框架内,单纯...
关键词:行贿罪 加速费 通融费 不正当利益 
网络诈骗犯罪刑事责任的评价困境与刑法调适——以100个随机案例为切入被引量:27
《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3期60-75,共16页陈家林 汪雪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97刑法以来刑事立法理由的实证分析与反思"(项目编号:15CFX024)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诈骗犯罪的刑事责任评价标准为"数额+(升格刑)情节",其中以数额为中心标准,情节依附于数额。对于网络诈骗而言,诈骗次数、被害人人次等等,甚至利用网络发送诈骗信息的手段行为,均属于网络诈骗刑事责任的评价要素。这些变化,现行刑...
关键词:网络诈骗 责任刑 一般预防刑 要素扩容 立法模式 
抽象危险犯形态法定犯的出罪机制——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为切入被引量:52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2期40-52,共13页杜小丽 
抽象危险犯与法定犯对法益保护的双重前置,使得以抽象危险犯犯罪形态规定的法定犯的入罪更为便捷,而出罪通道不畅,从而在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却容易侵犯行为人的权利。法定犯认定参考行政法制定标准的相对性为抽象危险犯形态法定犯的出...
关键词:抽象危险犯 法定犯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 出罪机制 
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的刑法应对——从个案样本切入被引量:14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1期73-87,共15页孙道萃 
移动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同时,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型疑难个案频发,对这些典型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相关法律的完善方向。从行为对象的保护范围看,应将移动智能终端纳入立法序列,扩容网络安...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 移动互联网安全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网络安全法 独立法益空间 
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约束下的污染环境罪司法证明——以2013年第15号司法解释的司法实践为切入被引量:17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7期14-24,共11页焦艳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环境保护刑事司法效能及其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3CFX0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面上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证明是当前司法实务中的难点之一。2013年第15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侦查机关或公诉机关对污染环境罪的入罪标准与证明标准的掌握并没有因近年来环境刑事政策的调整而显著降低,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证明受到刑法所确定的入罪...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 司法证明 入罪标准 证明标准 司法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