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作品数:300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莎雯李康金志仁郑德开刘云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差别感受性: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刘禹锡《秋词》为例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7期26-29,共4页袁菊华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差别感受性'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形响研究”(编号:B-6/2018/02/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以差别感受性为抓手,强化学生阅读感受,缩小其感受阈限。以刘禹锡《秋词》教学为例,从语气、字词、意象、人生况味四个方面差别处理,提炼学生古诗词鉴赏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差别感受性 古诗词教学 实施策略 
柔而有骨皆缘情——《苏幕遮》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3期67-68,共2页周瑜 
【学情分析】诗词的学习,起点是诵读。《苏幕遮》是一首羁旅思乡之作,它情感深婉、音韵和谐,很容易引发学生感伤的情感共鸣,适宜诵读。另外,这首词为婉约词,抒写了词人对家乡故土的思恋,但身为戍边将领,词人将开阔的胸襟和硬朗的军戎之...
关键词:苏幕遮 缘情 婉约词 首词 抒情主人公 深婉 诗歌鉴赏 情感美 景中 秋词 
感受《苏幕遮》语言之美 探索“柔而有骨”独特风韵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3期69-69,共1页夏宇 
周老师的《苏幕遮》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梳理、整合语言材料,感受作品中的语言之美。范仲淹的《苏幕遮》为宋词千古名篇,对于高中生来说意思并不难懂,所以更适合做鉴赏教学。周老师这节课的主问题是...
关键词:苏幕遮 千古名篇 秋词 王孙游 苏教版 首词 婉约派 婉约词 中国古典诗词 豪放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