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

作品数:108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祁国宏彭安湘赵敏俐侯文学张洪兴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诗歌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末世诗人的楚骚情怀——晚唐诗歌之屈宋接受被引量: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67-172,共6页祁国宏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建设项目
晚唐诗人频频称引屈原、宋玉其人其作,诗作总量蔚为大观。究此现象个中之因由,盖以晚唐末世诗人皆心存浓重的楚骚情怀。细绎之有如下数端:一是晚唐诗人继承、接受了忠直立身、才能卓异而际遇悲凉的屈宋形象,二是晚唐诗人较多地接受了屈...
关键词:晚唐 屈原 宋玉 楚骚 诗歌 
“屈宋长逝,无堪与言”——李白的屈宋接受析论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4期116-118,共3页祁国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楚辞接受史”(项目批准号:13XZW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白其人其诗乃古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奇迹,清代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己。”道出了李白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李白 古代文学史 诗歌创作 精神气质 特立独行  文化史 龚自珍 
“比”之妙用——浅析李商隐伤别诗
《商》2014年第38期113-113,共1页黄珊珊 
晚唐诗大家李商隐其诗秉承儒家诗教“主温文而谲谏”(《毛诗大序》)之遗旨,兼具“屈宋之遗响”,“寄托深而措辞婉”(清·叶燮《原诗》)。他文辞清丽、意蕴深曲,各体兼擅。其五七言格律诗在技巧上承继杜甫,善用各种象征和比兴手法;...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 别诗 比兴手法 诗大序 儒家诗教 《原诗》 屈宋 牛李党争 七言 李诗 
陈第诗歌散论
《闽台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132-139,共8页黄黎星 
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福建连江县人。明万历间秀才。曾随俞大猷、戚继光东南抗倭、北方守边,任蓟门游击将军,后辞官归里,攻研经史典籍,尤专注于研究古音,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
关键词:陈第 一斋 屈宋 清代朴学 焦竑 俞大猷 辞官 读诗拙言 游草 散论 
《闲情赋》的费解与新解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10期100-105,共6页王志清 
陶潜是他的那个时代的另类,陶潜的《闲情赋》则是他的诗文的另类。也许正因为其另类性,陶潜的《闲情赋》一直颇多争议。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 《国风》 为情造文 思无邪 美人赋 好色而不淫 屈宋 《归去来兮辞》 《洛神赋》 孟浩然集 
屈宋遗响到唐诗
《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梁文勤 
唐人在诗论中并不推崇楚辞 ,但在创作中却接受了楚辞的影响。之所以如此 ,本文认为主要是 :(1)唐人在心理上对于屈原及楚辞的认同 :认同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 ,认同屈原执着不悔的精神人格 ,并进而认同楚辞的表达方式。 (2 )屈...
关键词:屈原 楚辞 唐诗 影响 诗歌 
花鸟画琐谈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12-13,共2页王企华 
中国的花鸟画,从广义方面讲,包括一切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题材的绘画。而狭义的概念,则是指五代以后的各种工笔、写意的花鸟题材的作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莫不与人的生活...
关键词:宜其室家 在河之洲 诗歌总集 关睢 桃之夭夭 君子好逑 灼灼其华 行不由径 题画诗 屈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