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整合

作品数:26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玉梅曾天德刘春蕾蔡东霞张之沧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大庆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佛教文化》《教育评论》《女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公益信任增进:从主体性、人格整合到互动仪式被引量:1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赵文聘 
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重大项目“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ZD184)。
互联网改变了公益信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当前网络公益信任显露出一个核心困境:信任虚化,包括互动过程的虚化、信任主体的虚化和信任证据的虚化。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公益各方主体性、社会性日渐加强,网络公益主体有了被信任需要,主体...
关键词:信任虚化 主体性 人格整合 互动仪式 
浅谈学生人格整合教育的重要性
《女报》2020年第1期264-264,共1页杨琳 
学生时期正处于人格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往往表现出人格的不良倾向,如知识学习和文化修养上的“片面人格”、道德操守上的“双重人格”、自我意识上的“悖论人格”。其教育对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对学...
关键词:人格 人格整合 教育 
“你见,故我在”——论“关系”“看见”以及“见证”对自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35-37,42,共4页孟长治 
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和来访者与他所处环境中的重要他人关系有关。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心理咨询案例来论述三个问题:个体的自我是如何在关系之中被建构出来的;为什么“看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基本的人际互动,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关键词:关系 人格整合 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几点探讨
《知识文库》2019年第2期161-161,168,共2页陈钰 
引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有关心理健康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经常的心理训练等提出一些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意义 问题解决能力 人格整合 心理训练 
人格整合:王家卫电影的创作心理动因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3期53-55,共3页杨柳桦樱 
王家卫电影以人物为导向,人物角色的安排具有男性化视角、对立和长辈角色的特点,角色间不对等态度表现出个体心理矛盾与冲突,引发维持人格整合的需求以达到心理上的和谐,故而本文认为人格整合倾向是王家卫电影的创作心理动因。王家...
关键词:王家卫 人格整合 角色 
人格整合的实质和中心指标及其教育启示被引量:2
《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9期83-87,共5页杨荣华 戴家隽 
人格整合是指人格的各个方面被整合为一个相对协调的整体的特性。目前人格整合有六种研究取向。这六种研究取向都对人格整合的内涵和指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人格整合研究存在一些缺陷,只有抓住人格整合的实质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
关键词:人格整合 人格整合的实质 中心指标 价值目标的适切性 人格资源的调节性 
浅析自卑干预措施
《才智》2012年第6期177-178,共2页于见伟 
随着商品社会的充分发育,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有竞争就有相对的失败者,因而在社会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人们更加不自信,甚至出现自卑性症状。本文试从自卑干预的措施着手浅析自卑干预的一些个人思考,希望能自卑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个人思考 人格结构 商品社会 生活风格 价值感 人格整合 人格心理学 自我意识 阿德勒 性自卑 
完成人格整合 书写理想人生——用接受美学解读《聊斋志异·黄英》
《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4期1-2,共2页黄京玄 
以志怪为主要内容的文言小说创作传统,经过宋、明两代的继续,至清代仍方兴未艾,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作品则应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该书的问世,就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史而言,是—个有力的总结和辉煌的句号。
关键词:《聊斋志异》 美学解读 理想人生 人格整合 黄英 书写 文言小说 小说发展史 
重视人格整合——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与修养被引量: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04-105,共2页纪谦杰 田勋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在一系列活动中已不仅仅作为"自然人"出现了,其性格,气质,习惯,能力,行为倾向等人格内涵,不仅要适于所主持电视节目的要求,还要提高内在修养,道德素质,完成人格整合,进而在社会生活中为众人所接受,成为具有...
关键词:人格 整合 电视节目 
现代社会学生人格不良倾向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7期39-42,共4页吕红霞 杨正元 
作者主持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与信仰教育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FC34)的成果之一
学生时期正处于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时常表现出知识学习和文化修养上的"单面人格"倾向、道德操守上的"双重人格"倾向、自我意识上的"悖论人格"倾向等人格不良倾向。其教育对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加强...
关键词:人格 人格整合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