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明

作品数:134被引量:1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彭国翔姚才刚钱明程海霞蒋宸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娱人而娱己:中晚明秦淮乐妓的琴乐活动与社交生活
《乐器》2025年第3期62-65,共4页吴易欣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明代南京秦淮音乐文化空间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2438)的成果。
中晚明时的秦淮乐妓表现出一种“文人化”的倾向,在音乐上尤其对古琴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乐妓的世界中,古琴不仅是一种陶冶情操、娱己内求的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有效的社交道具和身份象征,拥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乐妓们的琴乐活动,也由此...
关键词:明代 古琴 乐妓 秦淮 
知识革命与中晚明古文词活动
《文学遗产》202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郑利华 
明代中晚期,古文词活动日趋活跃,并关联知识系统变革诉求。这一诉求的根本逻辑,表现为对知识现状的不满足。明廷专尚经术的科举体制改革,导致儒学“知识共同体”建设的加强,以及制度之外古文词地位的沦落。知识系统的平庸和狭隘,促使文...
关键词:中晚明 古文词 知识秩序 变革路径 
国图藏明吴琯校《合刻山海经水经》版本、成书考
《收藏与投资》2025年第2期37-39,共3页黄雨石 
《山海经》《水经》都是流传已久的古籍,两书合刻却不多见。国家图书馆藏有三部明代吴琯校编的《合刻山海经水经》,学界对其讨论尚少。论及此书者,通常将其分别作为《山海经》《水经》的传本加以研究,并未针对此书专门讨论。偶有论及者...
关键词:《合刻山海经水经》 版本考证 吴琯 黄省曾 中晚明 
中晚明南京志书中的留都形象及心态隐喻——以志书序跋的考察为核心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章宇孝 
志书编修的过程中,时常浸淫了“以志存地”和“借志自显”的创作心态,明朝南京尤为典型。较北京而言,明朝南京是从京师地位陨落的陪都次中心,中央与地方尊卑等级及其衍生的不同政治待遇悬横在南北二都之间。而较其他地域行政单位而言,...
关键词:职官志 方志纂修 尊卑等级 南士 政治待遇 中晚明 精神皈依 历史语境 
中晚明儒将诗中的边塞书写及其新变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赵艺斐 杨万里 
明朝自嘉靖后大小战事频繁,边疆危机愈演愈烈,众多文武兼备的儒将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奔赴国难的同时用诗笔紧扣时代脉搏,真切地书写了边疆见闻与生命体验,承载着丰富的战争记忆。“兵儒合一”的双重身份使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别具...
关键词:中晚明 儒将 边塞诗 新变 军事与文学 
框架与格套:中晚明“市民文学”学说重审
《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73-83,共11页王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晚明诗学现代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0BZW097)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论及明中后期的文艺发展,学人喜用市民文学之兴起概括其大致。此一学说的建立与完善,往往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特别是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升。二者虽在晚明时期呈现迥异面貌,但我们不宜对其“转型”色彩过高估量。在考察有关商人...
关键词:经济 晚明 商人 商业 市民文学 
中晚明涉虎小说的多重认识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145-153,共9页陈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7ZDA257)的阶段性成果。
中晚明文人“谈虎”之风盛行,这直接促成了以《虎苑》与《虎荟》为代表的涉虎小说的高度繁荣。中晚明小说家编撰的虎故事承载着特定政治文化意蕴,“循良可以驱虎”与“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成为其基本叙事维度,即对德政的推崇,对苛政的...
关键词:中晚明 涉虎小说 《虎苑》 《虎荟》 德政 苛政 道德叙事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出版
《书摘》2024年第6期126-126,共1页
左东岭的新作《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2024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试图以打通文、史、哲的方式,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梳理阳明心学在中晚...
关键词:士人心态 历史演变过程 阳明心学 士人精神 商务印书馆 中晚明 晚明士人 王学 
季本的《大学私存》与中晚明的“朱、王之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李敬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关中朱子学研究”(23AZX011)。
不同于阳明其他弟子主要以讲学形式介入“朱、王之争”,有“王门的经学者”之称的季本则从“朱、王之争”的肯綮《大学》入手,倾力撰写《大学私存》,从文本和义理两个层面展开深入辨析。在《大学》文本上,季本在双谴双取朱子、阳明的基...
关键词:季本 《大学私存》 “朱、王之争” 经学 
楊慎與中晚明考據學群體意識的覺醒及其成員構成
《古典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25-248,共24页朱仙林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楊慎與中晚明考據學群體研究》(項目號17CZW027)的階段性成果;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2020)優秀青年骨幹教師資助成果
考據工作起源甚早,但考據學作爲宋明理學之學術他者,實發軔於宋代1。受到蒙元及明初政治環境及學術發展等不利因素的限制,考據學發展到明代已趨於沉寂。伴隨着明中期政治環境的鬆動,商業文化、出版事業的發達,特别是楊慎的异軍突起,圍...
关键词:蒙元 明中期 考據 明初政治 八十年代 中晚明 明代 學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