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戏剧

作品数:213被引量:1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辉斌周宁马俊山黄炜刘治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艺术百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的审美差异被引量:6
《艺术百家》2012年第6期90-96,204,共8页邹元江 
中西戏剧的本体差异从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而言,显然西方以近代话剧为代表的戏剧就是以"外观"感受为主体的"外物"模仿,它主要诉之于"真",而中国戏曲则是以"心观"领悟为主体的"心物"呈现,它主要诉之于"美"。西方话剧以故事为主,因而故事情...
关键词:戏剧艺术 话剧 戏曲 中西文化比较 审美差异 文化特征 
中西戏剧文化的历史性碰撞——关于“三大戏剧表演体系”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189-191,共3页周华斌 
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戏剧是负载意识形态的。但是,艺术的形态有它相对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具有时代的跨越性和民族的跨越性。艺术形态不宜以"进化论"的观念来简单划定先进与落后。当代,文化的全球化不等于一体化,更不等于西方化。在现代文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西戏剧文化 碰撞 文化全球化 戏剧表演体系 中国戏曲 
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论《风雪夜归人》兼看话剧的民族化进程被引量:5
《艺术百家》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曹蕾 
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是中国话剧民族化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在艺术实践上体现出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这一融合是对20年代“国剧运动”戏剧观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中西戏剧精神和艺术形式全方位的融合。话剧...
关键词:写意 写实 话剧 民族化 《风雪夜归人》 
中西戏剧艺术的渗透与融合——试析欧阳予倩《潘金莲》的独特艺术风貌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01年第2期6-11,共6页苏永莉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戏剧舞台上 ,中西方戏剧样式相互碰撞、相互浸染 ,杰出的戏剧艺术家如欧阳予倩尝试着汲取多种艺术样式丰富中国戏剧舞台 ,他的五幕话剧 潘金莲 开京剧演员和话剧演员同台演出的先河 ,并以京剧和话剧样式轮番演出 。
关键词:中西戏剧 艺术特色 艺术融合 
中国戏剧美学的复活与重建──评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艺术百家》1998年第3期128-131,共4页单世联 
中国戏剧美学的复活与重建评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单世联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历来有尚古之风。启示中国人文自觉的孔子认定,“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既是渊源深厚的自得流露,也是历史退化的自我警醒,率先表达...
关键词:戏剧美学 文化阐释 姚文放 中国戏剧 浪漫主义 审美理想 王国维 总体性 王骥德 中西戏剧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可喜成果——孙玫博士《东西戏剧纵横》评略
《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128-129,共2页徐振贵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可喜成果———孙玫博士《东西戏剧纵横》评略徐振贵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讲师孙玫博士的新著《东西戏剧纵横》,已由江苏文艺出版社于1996年11月正式出版。笔者认为,这是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也是从...
关键词:比较研究 中西戏剧 可喜成果 外国戏剧 戏剧起源 中国戏曲 西方现代派戏剧 戏曲艺术 戏剧文化 戏曲研究 
剧本·表演·剧场:中西戏剧文本观比较被引量:10
《艺术百家》1997年第1期1-9,共9页施旭升 
剧本·表演·剧场:中西戏剧文本观比较●施旭升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将“文本”概念引入剧论。主要讨论了中西戏剧史上三大戏剧文本观念,即(一)剧本之作为文本:文学性的推重;(二)表演之作为文本:舞台性的强调;(三)剧场之作为...
关键词:文本观 中西戏剧 戏剧观念 剧场艺术 剧本 戏剧艺术 亚里斯多德 戏剧文本 戏剧文学 布莱希特 
叙述与展示:走向理论系统化的第一步
《艺术百家》1996年第2期128-130,共3页肖平 
叙述与展示:走向理论系统化的第一步——评周宁著《比较戏剧学》肖平戏剧是人类共同心灵的表现,当所有的日子与其辉煌、衰败一同沉寂在时间的深渊中,当山岳与森林、无尽的田园村落、浩瀚的大海将人类分隔在两半球、东西两个世界的时...
关键词:中西戏剧 理论系统化 比较戏剧 西方戏剧 基本概念 话语模式 戏剧传统 比较研究 视界结构 世界戏剧 
话语类型与情节结构被引量:2
《艺术百家》1993年第2期16-23,共8页周宁 
最明显的戏剧结构莫过于某种反复出现的类型,比如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公子落难,小姐养汉,状元一点,百事消散”,比如西方通俗剧作中的“小伙子爱上姑娘,小伙子失去姑娘,小伙子得到姑娘”之类。
关键词:情节结构 戏剧结构 话语类型 中国古典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戏剧 状元 《娇红记》 中国戏曲 莎士比亚 
中西戏剧本体论历史流变及其比较论略
《艺术百家》1989年第3期3-13,共11页杜隽 
一、戏剧本体论略说 如果把文艺理论分成文艺本论和文艺分论的话,那些文艺本体论就是文艺本论,它研究文艺的本质和功用;文艺分论则研究文艺的形态。一般意义上的文艺本体论和以俄国形式主义为滥觞的形式主义本文论不同。R·韦勒克把本...
关键词:戏剧本体论 文艺本体论 俄国形式主义 流变 戏剧理论 文艺理论 功用 韦勒克 重要部分 文学本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