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约

作品数:24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宇生余玉苗李广子欧阳令南李艳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银行家》《金融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村金融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贷款资金配置——基于企业逐笔贷款合约的经验证据
《技术经济》2024年第8期23-35,共13页侯胜 王朗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能否破除企业融资困境值得深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逐笔贷款合约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贷款资金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贷款合约 资金配置 风险承担 信息不对称 
传统银行借贷、金融科技与中小企业融资被引量:1
《运筹与管理》2024年第3期169-176,共8页金波 牛华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1120);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SZCY-01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SJZDI101)。
针对中小企业具有显著的现金流不确定和信息非对称的特征,本文基于连续时间合约理论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研究传统银行借贷与互联网金融两种方式下的最优贷款合约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区别。模型推导发现:两种借贷方式下最优融资合约存...
关键词:金融科技 最优贷款合约 企业价值 道德风险 内生性资产 
数字金融与银行贷款合约--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微观银行贷款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152-170,共19页刘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inTech驱动金融市场结构演进、效率变迁及金融稳定性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9AJY025)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国内传统银行体系正在面临着数字金融的巨大影响,那么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约呢?本文使用2011-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增单笔银行信贷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合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
关键词:数字金融 银行贷款 贷款合约 异质性分析 
微观贷款数据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研究——基于银行特征、借款企业特征与贷款合约特征的视角被引量:1
《经济经纬》2020年第6期151-162,共12页董华平 孙勇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7CJJJ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90120)。
基于1998—2017年中国372家上市公司贷款数据,考虑银行特征、借款企业特征与贷款合约特征,以银行贷款的风险溢价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研究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银行特征、借款企业特征以及贷款合约特...
关键词: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渠道 银行特征 借款企业特征 贷款合约特征 
政策性银行贷款合约的决定
《金融评论》2020年第4期16-28,123,共14页李广子 陈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BJY2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政策性银行的微观研究还非常少。基于手工收集的2000-2016年上市公司政策性银行逐笔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政策性银行贷款合约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性银行在制定贷款合约过程...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 贷款合约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被引量:39
《金融研究》2020年第5期114-131,共18页李广子 刘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金编号18BJY250);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
关键词:产业政策 贷款合约 政企关系 全要素生产率 效率 
外部治理机制对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71-78,共8页易志强 
本文从贷款合约延续性出发,指出在贷款合约延续期间,外部要素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理论的间接银行外部治理理论。并且,本文还利用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
关键词:贷款合约延续性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银行业绩 
农户贷款中抵押与声誉机制的作用差异及贷款合约的设计被引量:5
《财经论丛》2013年第4期42-49,共8页范香梅 张晓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JL06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2YJA790027);湖南师范大学社科青年学术骨干基金资助项目(12XGG09)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
关键词:抵押 声誉机制 农户贷款可得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合约交易费用生成机理及治理结构选择——基于威廉姆森的分析范式被引量:4
《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韦克游 郭沛 
在传统授信模式下,市场制治理结构和贷款交易属性及契约安排不相匹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在缺陷,造成合作社信用能力不足;债务履约机制缺失,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合约风险,导致贷款合约交易费用较高。在新古典契约关系下,供应链网络治理结...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网络治理结构 交易费用 贷款合约 威廉姆森 结构选择 生成机理 范式 
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大银行拓展小企业贷款业务被引量:1
《黑龙江金融》2011年第4期82-84,共3页单克强 
由于贷款合约的贷出方银行相对借入方企业的信息掌握处于弱势,而小企业经营者信息的封闭和私人化,导致银行与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更严重。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贷款 大银行 贷款业务 企业经营者 贷款合约 私人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