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理论

作品数:3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钱绍武朱福临李晓林周子渝黄文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理财(市场版)》《大众文艺(学术版)》《城市规划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工》征稿启事
《天工》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收稿方向▲有关工艺美术理论、技艺,艺术品设计,工艺美术史,民间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美术,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雕塑理论、雕塑技法及雕塑作品的文章。▲有关装饰美术,产品、商品...
关键词:技艺 雕塑技法 工艺美术理论 漆器 雕塑理论 
《天工》征稿启事
《天工》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收稿方向▲有关工艺美术理论、技艺,艺术品设计,工艺美术史,民间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美术,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雕塑理论、雕塑技法及雕塑作品的文章。▲有关装饰美术,产品、商品...
关键词:雕塑理论 装饰美术 服装 工艺美术史 雕塑作品 
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悟谈雕塑创作中的“疾涩”论
《景德镇陶瓷》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林熳玄 李宪锋 王彦雯 
疾涩论隶属书法创作理论范畴,始于中国东汉书法家蔡邕,其技法运程与审美思想的本质内核同样适用于泥塑创作。本文结合疾涩论观念,叙述笔者于泥塑创作中所悟得的己见,辨析“疾涩”与泥塑创作技法间比肩联袂的纽带联结,由泥塑创作理论中...
关键词:疾涩论 泥塑创作 雕塑理论 
征稿启事
《科学之友》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稿件方向▲有关工艺美术理论、技艺,艺术品设计,工艺美术史,民间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美术,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文章。▲有关雕塑理论、雕塑技法及雕塑作品的文章。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 雕塑技法 雕塑作品 民间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理论 艺术品 雕塑理论 
欧美现代主义雕塑中的直接雕塑理论撮述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13期45-47,共3页袁秋实 
文章对20世纪上半叶欧洲与美国两地的直接雕刻理论作出回顾与评述,结合两地不同的艺术人文传统与历史文化语境,分析其在现代主义框架下的发生发展脉络,并探究其从艺术实践手法上升为审美系统的历程.同时以布朗库西、霍普沃斯和亨利?摩...
关键词:现代主义 直接雕刻 非西方艺术 原始艺术 
试谈对中国古代雕塑理论学习的认知
《雕塑》2021年第5期94-95,共2页黄文智 
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雕塑理论应该从哪方面入手?雕塑理论又包含哪些内容?就笔者浅见,认为中国古代雕塑按照功能和文化属性的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器物、石刻、俑、佛教造像。因此,对中国古代雕塑进行解码和构建相关理论,应该从...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 佛教造像 文化属性 功用性 设计制作 雕塑理论 四种类型 雕塑形态 
何谓雕塑
《雕塑》2020年第2期94-95,共2页彭富春 
我既不是一个雕塑家,也不是一个雕塑理论和批评家。在此我只是从新道论(欲技道的游戏说)的哲学和美学出发来探讨一下雕塑的本性。新道论的基本观点是:美和艺术是欲望、技术和大道游戏的完满显现。但一个雕塑作为雕塑究竟是如何作为欲望...
关键词:雕塑家 技道 雕塑理论 游戏 欲望 批评家 
格林伯格、弗雷德和迪弗的新雕塑理论视野比较分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21,共11页张郑波 周子渝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当代城市公共宣传图像的接受与交往研究——以成都公共宣传图像为例”(19CH194)。
格林伯格的媒介实在论、弗雷德的剧场论批判和迪弗的趣味考古学叙述,为我们审视现代、后现代雕塑存在的正当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格林伯格发现媒介突显不仅是新雕塑出场的显性标识,而且“媒介在反叛逻各斯”文化观念中彰显出新雕塑...
关键词:格林伯格 弗雷德 迪弗 雕塑理论 视野比较 
欧美雕塑理论研究方法解析
《流行色》2020年第1期72-73,共2页闫巍 
在全世界三大雕塑体系中,欧洲雕塑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从雕塑家传记研究,雕塑材料与技法研究,雕塑作品的图像研究,雕塑趣味史与赞助史研究,雕塑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研究,以及雕塑鉴定研究六种方法作为主要代...
关键词:欧美 雕塑理论 研究方法 
吴为山写意雕塑的诗性机制
《阅江学刊》2019年第5期115-119,123,共6页方弘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雕塑研究”(18CG195)
诗性是一切艺术的本源性精神,但凡艺术,必有诗性。雕塑作为造型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诗性精神。吴为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写意雕塑"展开的。写意雕塑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全球文化的碰撞中,构建了完整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系统的独...
关键词:吴为山 写意雕塑 诗性机制 雕塑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