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弘毅

作品数:18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化高校美育美育智性德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宏德学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阅江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旧凿痕”与“新鲁迅”——鲁迅“美术”思想播布新探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204-212,共9页方弘毅 甘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21ZD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19AA001)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对鲁迅“美术”思想播布与实践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范式:一是对鲁迅早期“美术”思想以及他在“新木刻运动”中的贡献进行总结与阐释,二是基于“文学家”或“革命家”的视角重点关注鲁迅“美术”批评观念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从“身...
关键词:鲁迅 新木刻 雕版 珂勒惠支 
朱熹性二元论的形成与演变
《宏德学刊》2021年第1期158-171,共14页张宏锋 方弘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子项目“清代人性论史”(项目批准号:15&ZDB004);扬州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资助项目“朱熹《孟子》义理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熹性二元论主要建立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并随着其理气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年,朱熹批评胡宏"性无善恶"说,并吸取张载、二程等人之说,性二元论的思想初具雏形;自《太极图说解》始,"理气不可分"的思想正式确立,初步提出"天命之性善...
关键词:朱熹 理气论 孟学 性善论 性二元论 
从“语言学转向”到“图像转向”:生产性批评演进的再考察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方弘毅 甘锋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9AA001)阶段性成果;2019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艺术传播观念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YSA001)阶段性成果;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SJZDA115)阶段性成果之一。
进入20世纪至今,批评作为一种主要的意义生产方式,使得艺术在社会历史形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学界对20世纪以来生产性批评的梳理较多采用逻辑线索显见而完整的西马批判路径;较少关注将艺术视为符号系统的结构主义艺术生产...
关键词:“图像转向” 生产性 艺术批评 媒介 
从“穿插”到“互文”——《聊斋志异》对“以诗词入小说”叙事传统的开拓被引量: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45-50,124,共7页方弘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ZD030)。
在《聊斋》以前,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就有在散文化的叙述中穿插诗词韵语辅助、补充或推进叙事,完善人物形象的深厚传统。《聊斋》在汉魏六朝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三大历史形态逐步发展成熟的小说叙事与诗词韵语穿插模式的关系程式基础上...
关键词:《聊斋》 诗词 小说 开拓 
“东皋草堂主人”曹殷六行迹考
《明清小说研究》2020年第2期250-261,共12页方弘毅 
"东皋草堂主人"见载于曹寅《东皋草堂记》,是关涉曹学乃至红学的重要人物。经由学界考疏,"东皋草堂主人"最终确定为康熙间天津人曹殷六,然关于曹殷六其人的生平、行迹等情况目前仍待进一步考证。从相关文献中曹寅及同时代诗人对"东皋草...
关键词:东皋草堂 曹殷六 曹寅 江南 士林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3期182-195,共14页方弘毅 王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9AA00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SJZDA11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清代《红楼梦》谱录研究”(项目编号:KYXC18_2352);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传播工作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19-Z02)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赋》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沈谦以《红楼梦》典型情节为蓝本创作的20篇律赋,初刊于清道光二年(1822)。《〈红楼梦赋〉图册》依据《红楼梦赋》之题咏绘制了20幅插图,大约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为学者盛昱所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
关键词:红楼梦赋 图册 生产性传播 
“力场”动态生成与重构: 生产性文学传播的范式变迁被引量: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29-136,共8页方弘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当代文艺传播理论的多维透视”(14BWW0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16JZD030)的阶段性成果。
生产性文学传播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文学传播领域的一种理论范式,该范式促进了文学传播中传播过程、媒介环境、生产方式等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崭新格局的形成。由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的三次范式转换,不仅深刻地影响着...
关键词:力场 文学传播 生产性 文学传播范式 变迁 
吴为山写意雕塑的诗性机制
《阅江学刊》2019年第5期115-119,123,共6页方弘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雕塑研究”(18CG195)
诗性是一切艺术的本源性精神,但凡艺术,必有诗性。雕塑作为造型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诗性精神。吴为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写意雕塑"展开的。写意雕塑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全球文化的碰撞中,构建了完整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系统的独...
关键词:吴为山 写意雕塑 诗性机制 雕塑理论 
山色绵延是吾家——评盛文锦山水画作品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0期249-253,共5页方弘毅 
南田论山水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写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后能写之,不然不若听寒蝉与蟋蟀鸣也。”由此点明了自然界中的山水与人们情感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山水画 作品 自然界 
论美育是德育艺术化的智性实践——关于我国高校美育内涵的探讨被引量:16
《高教探索》2017年第A01期153-154,共2页方弘毅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普遍重视德育,而忽略了美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美育是德育艺术化的智性实践,是德育的高级阶段。高校应当将德育与美育合二为一,有力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等院校美育实践的...
关键词:美育 德育艺术化 实施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