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方面要件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光权李义松黄婷李凯魏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外法学》《浙江警察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共同犯罪中暗示的意思联络
《天津检察》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陈克 
意思联络是共犯成立主观方面要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意思联络可分为明示的意思联络和暗示的意思联络,其中暗示的意思联络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以认定。笔者建议认定暗示的意思联络可以参照大陆法系的自由心证制度,从已知的客观事实出发...
关键词:共同犯罪人 意思联络 主观方面要件 自由心证制度 司法实践 大陆法系 逻辑规则 经验法则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要件评析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15期256-257,261,共3页鲍永红 
主观方面要件是侵犯商业秘密罪认定中的重要构成条件,通过对该罪主观方面——疏忽大意过失存在的应然和实然分析以期完善该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关键词:主观方面 应然 实然 疏忽大意过失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要件初探被引量:1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付传军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要件对区别合同诈骗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间接故意能否成为合同诈骗罪的故意形式、如何理解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非法占有目的在实践中的认定,以及合同诈骗罪的所谓"事后故意"问题,应当根据刑...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 主观方面 间接故意 非法占有目的 事后故意 
受贿罪的修订应充分体现法治理性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邓贵杰 魏东 
一、立足深度治本。在受贿罪构成要件中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关于受贿罪的理论争议中.普遍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他人谋取利益”到底是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要件,还是客观方面要件?有人认为是客观方面要件,有人认为是主观方面...
关键词:受贿罪 为他人谋取利益 主观方面要件 客观方面要件 理性 法治 修订 构成要件 
违法性判断的独立性 兼及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造被引量:12
《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701-711,共11页周光权 
清华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建设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刑事一体化"进程研究>的资助
在目前处于通说地位的我国刑法学中,犯罪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主观方面要件一旦齐备,犯罪即告成立。因此,对行为是否符合分则规定的罪状以及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行为人是否可以被谴责的判断同时展开,同时结束。这样...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违法性 改造 客观方面要件 主观方面要件 构成要件 行为人 客体要件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观方面要件研究被引量:1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朱大光 
治安管理与群众的人身、财产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治安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治安管理法治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推进治安管理法治建设的层面出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观方面应限定为故意,表现为...
关键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主观方面 故意 既遂 
我国洗钱罪的主观方面要件探析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82-83,共2页慎先进 王海琴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洗钱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对洗钱罪的故意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洗钱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有的学者认为,洗钱罪在主观方面主要是直接故意,但在某些情况下,洗钱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他们分歧的根源在于对“...
关键词:洗钱罪 主观方面要件 故意 间接故意 明知 掩饰 隐瞒 
交通肇事罪之构成要件及其相关理论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64-69,共6页李凯 黄婷 
我国刑法学界不乏对交通肇事罪的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只是针对该罪的某一方面(如罪过形式,“因逃逸致人死亡”等),少有对该罪进行系统、整体的研究(即使在教科书中有对本罪各构成要件的叙述,也只能算是对该罪的简单介绍而已)。尽管从本...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客体要件 客观方面要件 主体要件 主观方面要件 
再论医疗事故罪主观方面要件被引量:4
《中国卫生法制》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李义松 
一、问题的提出医务人员只有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才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这一点现今已无争议。但是,有关医务人员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持主观心态的定性,传统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我国在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却发生了...
关键词:医疗事故罪 主观方面要件 医学 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