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义

作品数:431被引量:6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谭善明刘志成潘卫民刘吉艳王忠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修辞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叠辞
《当代修辞学》2022年第1期11-31,共21页兰迪·艾伦·哈里斯 陶友兰(译) 李逸竹(译) 
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
叠辞(ploke)是一种程式格(scheme),指词的完全重复,是语言和思维的根基。如果这听起来像是隐喻,那是因为叠辞之于程式格相当于隐喻之于转义格(trope)。与隐喻类似,叠辞是神经认知模式偏好(即"重复",与隐喻的"相似"相对)的语言反应。与...
关键词:叠辞 隐喻 程式格 转义格 
寻常词语艺术化与词语超常搭配被引量:5
《当代修辞学》1995年第4期12-14,共3页田卫平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张弓修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言使用中占“多数情况,”具有“由平易显神妙,凭朴素本色显美丽”的审美功能,因而,无论从学术价值或实用角度看,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修辞学课题。 张弓先生指出:“‘寻常词...
关键词:寻常词语艺术化 超常搭配 词语搭配 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修辞学 转义 本义 鲁迅 修辞学体系 词性 
试论“转义”修辞方式
《当代修辞学》1993年第2期28-29,共2页安龙 
形式逻辑中有一种违背同一律的现象称作“混淆或偷换概念”,指的是在论述或说明某个问题用同一个语词形式表示不同的概念内容。这是我们必须注意避免的。但是在语言事实中,我们往往又能发现另一种与此相类似的情况,作者对此非但不加...
关键词:修辞方式 转义 形式逻辑 语言事实 同一律 概念 词形 
词儿回娘家
《当代修辞学》1991年第4期44-45,共2页魏鉴文 
有一种奇特的语言现象,词儿的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使用惯了,一旦又使用其本义,就象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使人感到特别纯真亲切,情 味 深长。请看:
关键词:语言现象 比喻义 引申义 转义 本义 
现代汉语修辞学(之三)
《当代修辞学》1982年第3期37-40,共4页В.И.戈列洛夫 王德春 
描绘表现手段总的特征§40.这类表现手段数量更多,表情潜力更为复杂、丰富。描绘表现手段在汉语修辞学中有时称为"描绘类"。在俄语修辞学中通常称之为"转喻"。本篇的内容是转喻体系,描绘表情手段总和及其性质、特点和艺术美学潜力。语...
关键词:变体 俄语修辞学 修辞 汉语修辞学 转义 转喻 
寻常语言艺术化问题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82年第1期11-12,共2页刘焕辉 
寻常语言艺术化是值得重新探讨的课题,它是一种独具效果的修辞手法。 (一) 语言的艺术魅力,主要不在于辞藻的华丽或句式的新奇,也不全仗辞格的修饰描摹之功。
关键词:语言艺术化 句义 修辞手法 转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