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国家工作人员

作品数:46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江礼华冯殿美江启疆郝守才叶良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大研究》《法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职务犯罪的主体认定
《人间》2015年第30期67-67,共1页崔晋强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本文阐述了职务犯罪的主体认定问题,希望对预防职务犯罪有所裨益。
关键词:职务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准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辨析被引量:6
《人民检察》2013年第17期11-15,共5页宋蕾 谢望原 
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两大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不是我国刑法中的概念,但是,界定刑法第九十三条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必须结合公务员的概念。在我国,依据范围大小,应当按照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国家机关工...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准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 从事公务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第3期51-52,共2页张立纳 
“在我国,被称为‘村官’的村干部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依据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村委会成员在从事法律规定的受委托的几种工作过程中属于‘准国家工作人员’,‘准国...
关键词:职务犯罪案件 农村干部 现象透视 准国家工作人员 预防 刑法司法解释 管理职权 村委会成员 
“准国家工作人员”的刑法定位——刑法法条、法释之辨析与协调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蔡桂生 
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了"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应全面分析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同时参照渎职罪的相关规定,对"公务说"与"身份说"细加阐述。
关键词:准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说 身份说 
不具有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收受贿赂不构成受贿罪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07年第11期57-60,共4页钱锋 
【裁判要旨】对受贿罪中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应严格依据其行为时是否属于正在从事公务,而不论其原先具有何种身份。对于转委派人员,因其第二次受委派后的行为并非从事公务,故不能认定其具有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因此其利用职权收受...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收受贿赂 非国有公司 收受财物 裁判要旨 国有单位 直接客体 廉洁性 中从事 犯罪主体 
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刑法地位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张兆松 李志雄 章晓民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课题<渎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国家管理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以及其他由法律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人大代表、中...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准国家工作人员 立法完善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辨析被引量:1
《河北企业》2007年第1期59-59,共1页魏新政 
一、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体方面的不同 1.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和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我们将贪污罪的主体分为三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的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 贪污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直属事业单位 准国家工作人员 非国有公司 从事公务 
公务·事务·劳务·职务——浅论贪污罪主体中的“从事公务”
《中国律师》2006年第9期72-73,共2页周秋章 
根据刑法第382条和第93条的规定,贪污罪主体可以概括为国家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等三种类型,但无论以三种类型中哪种情况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从事公务”,可以说“从事公务”是贪污...
关键词:“从事公务” 贪污罪主体 准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 劳务 第93条 种类 刑法 
番禺区农村职务犯罪查处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检察实践》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冯智峰 
关键词:职务犯罪 财物 公共 准国家工作人员 非法占有 挪用公款 查处 便利 调查与思考 农村 
村党组织成员为“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质疑——兼论村党组织成员为“准国家工作人员”之立法完善被引量: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89-91,共3页石经海 
剖析关于我国刑法第 93条第 2款的立法解释 ,村党组织成员并没有当然地包括在“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之内。因此 ,实践中当然地把那些越权协助行政管理的村党组织成员认定为“准国家工作人员”并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对刑事司法...
关键词:公务 党组织 准国家工作人员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司法 越权 立法解释 质疑 成员 要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