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滞燃期

作品数:15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黄佐华张英佳黎一锴徐胜利王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化研究》《内燃机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活性低辛烷值汽油压燃着火特性与表征燃料构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22年第4期778-784,共7页果泽先 王步宇 王博远 张启航 蔡开源 王志 帅石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 51976101)。
为了解析汽油压燃(GCI)模式的燃烧排放特性,针对一种高活性低辛烷值汽油(HRG)开展了表征燃料设计研究。基于快速压缩机(RCM)平台,在有效温度690~920 K内,对该汽油燃料进行着火滞燃期试验;基于Chemkin软件对正庚烷/异辛烷(PRF)、正庚烷/...
关键词:高活性低辛烷值汽油(HRG) 表征燃料 着火滞燃期 快速压缩机(RCM) 
高温下乙醇/异辛烷混合物着火特性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第7期38-44,共7页秦明元 何本壮 陈日新 樊祥山 王井山 王锡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35003)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在异辛烷中掺混乙醇对其着火滞燃期的影响,对乙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的自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反射激波管平台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异辛烷掺混不同摩尔分数的乙醇后在初始压力为0.2或1 MPa、温度范围为1 100...
关键词:乙醇/异辛烷混合燃料 着火滞燃期 激波管 化学动力学 
高辛烷值组分对正庚烷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30-36,80,共8页汪映 白元启 王鹏 沈振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1118;5177616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JJ2016051)
采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乙醇、异辛烷和甲苯这3种乙醇汽油中主要高辛烷值燃料组分的引入对正庚烷着火特性的动力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温度高于1 000K左右的高温条件下,3种高辛烷值燃料组分的引入对燃料着火滞燃期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着火滞燃期 高辛烷值燃料 正庚烷 
柴油机减排技术讲座(之二) 缸内燃烧技术
《工程机械》2017年第5期54-57,共4页田少民 
非电喷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如图3所示,分为着火滞燃期、初燃期、主燃期及后燃期4个阶段。
关键词:电喷柴油机 燃烧技术 技术讲座 缸内 减排 着火滞燃期 燃烧过程 
DRGEP联合PCA方法的详细机理自动简化被引量:6
《内燃机工程》2013年第3期20-25,共6页肖干 张煜盛 郎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605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0142110081)
发展了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形法(DRGE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的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的数值方法,通过对详细机理的二次简化,快速有效地去除其中冗余组分和反应。研究结果表明:DRGEP方法能够快速和高效地去除冗余反应和组分,而PCA...
关键词:内燃机 直接关系图法 主组分分析法 机理简化 着火滞燃期 
激波管研究煤油/空气混合气的自着火特性被引量:21
《科学通报》2011年第1期85-93,共9页张英佳 黄佐华 王金华 徐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6085;50521604)
利用反射激波方法开展了煤油/空气混合气在温度为1445~1650K,压力为0.1MPa,当量比为1.0条件下的着火滞燃期研究.采用拉瓦尔喷管雾化装置雾化煤油形成气溶胶,入射激波促使煤油气溶胶快速蒸发和扩散,反射激波诱导煤油/空气混合...
关键词:激波管 着火滞燃期 煤油 敏感性分析 
利用激波管实验装置研究丙烯/氧气/氮气混合气着火滞燃期被引量: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9-12,35,共5页张英佳 黄佐华 王金华 徐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50821604)
利用双膜化学激波管实验装置反射激波方法测量了丙烯/氧气/氮气混合气在温度范围为16501900 K、压力为0.1 MPa下的着火滞燃期.通过对理想激波管内流动状态分析,给出了合适的着火滞燃期定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丙烯/氧气...
关键词:化学激波管 着火滞燃期 丙烯 
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滞燃期的研究被引量: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784-787,796,共5页邹洪波 王利军 刘圣华 李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1CB209206)
在一台TY1100直喷柴油机进气管上安装一套电控甲醇低压喷射装置,进行了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着火滞燃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双燃料发动机压缩过程多变指数呈线性减小,着火滞燃期延长;与原柴油机相比,发动...
关键词:着火滞燃期 压缩过程 甲醇 柴油引燃 双燃料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对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农机化研究》2006年第7期211-212,共2页边金英 戴远征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每个循环的空气进气量基本上都是恒定的,要改变输出功率,只有通过改变喷油量(即改变混合气的浓度)来调节各个工况。因此,柴油机不能像汽油机那样可以改变过量空气系数来改变部分负荷时的排放。柴油机在相同的过量空气...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燃油喷射系统 分析 电控共轨式 喷油嘴系统 喷油持续期 着火滞燃期 
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研究被引量:4
《内燃机学报》2005年第5期392-398,共7页任毅 黄佐华 蒋德明 李蔚 
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资助项目(5012216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1CB209208);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50323001);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50136040)
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的研究,并基于发动机试验数据拟合了一个适合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的预测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关系式比已有的滞燃期预测关系式更能准确地预测柴油/二甲氧基甲烷...
关键词:着火滞燃期 预测关系式 含氧混合燃料 直接喷射 柴油机 柴油 二甲氧基甲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