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

作品数:2973被引量:3538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永和祝智庭张文兰刘军钱冬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粤调说唱文学的文人化现象初探
《岭南文史》2024年第6期35-43,共9页邓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2022年度一般项目《近代粤港澳报刊说唱文学研究》(22BZW129)的阶段性成果;2024年度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专项课题《广州市荔湾区继承推广传统诗歌研究》(LWYJ202403)阶段性成果;2023年广州市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23QTJG064)阶段性成果。
早期的粤调说唱只作为民间风俗载于文人笔记,并无经典代表作,亦未形成其应有的文学地位。自有文人介入后,在创作格调、文体格式、文句辞藻等方面均予以改良,撰作了《花笔记》《叹五更》《客途秋恨》《今梦曲》等系列作品,并出现点评分...
关键词:粤地说唱 文人化 才子书 雅集 
从《诫子书》到《咏雪》:时风变化与世族家教
《语文建设》2024年第21期47-49,共3页房召义 
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咏雪》发现,两文看似无关,实则意脉相连,它们一起反映了汉末到东晋这段时期清晰的时风和家教变化:从胸怀天下到但求家族势力的延续,从教授经义到但求文义。这种变迁的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
关键词:时风 世族家教 经义 文义 变迁 
游戏之作“、真才子书”与知识载体——论《镜花缘》之三重创作定位
《郑州师范教育》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黄楚乔 
清代小说《镜花缘》具有三重创作定位。它首先是“以文为戏”的产物,作者选择重炫才、轻叙事的叙事策略,使小说整体主要为炫才服务,以实现娱己、娱人的功用,其娱人的目标受众为小部分文人学士。它又是兼顾炫才和劝善主旨的“真才子书”...
关键词:《镜花缘》 游戏之作 “真才子书” 知识载体 
悠悠家风,浩浩中华
《高中生(作文)》2024年第10期61-61,共1页朱妍蓉 高海芳(指导) 
古有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淳淳教导,今有傅雷夫妇《傅雷家书》爱子心切的脉脉温情。悠悠家风,代代相承。纵观历史长卷,好的家风以真挚的力量教化着晚辈,融入中华文明之中。
关键词:《傅雷家书》 家风 代代相承 《诫子书》 中华文明 明志 诸葛亮 
千古绝唱 历久弥新--品读《诫子书》的写作特色
《秘书之友》2024年第9期40-41,共2页孔令尚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1]...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特色 《诫子书》 修身养性 家书 品读 诸葛瞻 知识即美德 
魏晋南北朝子书与文学批评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93-101,共9页冯浩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与学术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秦汉时期流行的阐发诸子学派思想的子书类型开始走向衰落,代之兴起的是明确标榜个人著述的文集形式。文集的兴起,不仅深化了汉代以来的学术观念,也完善了汉代以来的目录学观念,催生了经...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子书 文集 
不顾一切的真
《青年博览》2024年第11期30-30,共1页丁时照 
我认为,《诫子书》是最真的话。五代时后唐大将李存审出身寒微,他曾经告诚孩子们:“你们的父亲年轻时提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九死一生的情况绝不止一次,剖开骨头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有百余次。”他把取出的箭头送给...
关键词:《诫子书》 李存审 箭头 
会稽地域与王充的话语表达和学术建构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李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王充与东汉学术思想”(项目编号:21FZWB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会稽的风土民情对王充的学术性格与精神气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前研究多强调王充对会稽的认同、维护与揄扬,实则《论衡》冷峻、犀利、峭刻文辞的背后亦折射出其作为移民后裔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后来升级为王充对会稽地域文...
关键词:王充 论衡 子书 东汉文学 文学地理学 
《韩非子》文本的写本学考察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马世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8ZDA250)成果。
《韩非子》文本当中,有诸多涉及文本形成、收录、保存、流传等方面的问题,很难从传统文本考辨角度予以说明,而写本学则提供了做出解释的新眼光。《韩非子》中同一写本的不同收录、一个写本包含数篇文章的“一题多文”、一篇文章被分为...
关键词:《韩非子》 写本学 早期文献 子书 文本考辨 普遍特征 范式意义 
“十大才子书”与西方汉学
《读书》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廖琳达 
“十大才子书”系由清初离经叛道的评点家金圣叹以及毛纶父子评定的“六大才子书”演变扩充而来,先指《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大才子书”,后又指《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其说一出,震动文...
关键词:《西厢记》 评点家 杜甫诗 才子书 西方汉学 离经叛道 金圣叹 《三国演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