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存在

作品数:299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书俊雷欢高晓娜周文静程民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庄子的“自我”存在实现之路——以“吾丧我”为线索的讨论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3年第3期42-49,共8页马晓慧 
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专项“中国传统哲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2JDSZK164);北京中医药大学社科培育项目(2022-JYBPY-005)的阶段性成果。
《齐物论》“吾丧我”是理解庄子“自我”观念的枢纽,也是通向“自我”存在实现的路径。在庄子这里,身心一体性是人之原初存在状态,但人在其现实存在里却为物所役、逐物而驰,表现为身心两离、物我对待的状态。“吾丧我”即是要通过“丧...
关键词:庄子 吾丧我 自我 存在实现 
建构生态学与人类学原则兼容的生态美学方法论——评《现象学视阈中生态美学的方法问题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陆晓芳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当下,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关键前提,是人类意识到自身是生态环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对生态美学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其生态思维引导人们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构造性,意识到自身处于生态环链之中,这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有限性经验;另一方面,...
关键词:生态美学 全球生态危机 肯定性 审美经验 自我存在 环链 构造性 人类意识 
主持人语
《孔学堂》2022年第2期3-3,105-106,共3页杨国荣 
在中国哲学的历史衍化中,王阳明的哲学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以心立说,王阳明既实现了哲学视域上的重要转换,也体现了对世界的意义关切和人类价值的关怀。以心为体固然包含某种思辨的趋向,但其内在的旨趣则是强调外部世界的意义相对...
关键词:自我存在 外部世界 王阳明 个体意识 哲学视域 良知 主持人 个体性 
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解读人类自由与异化——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7期130-130,共1页胡赟 
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关注的对象,自由不仅是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还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与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自由并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经过不断斗争,克服阶级、民族以及自我存在于社会的种种限...
关键词:自我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发展史 异化现象 人类社会产生 自由 
自我存在的泛主体化批判——基于西方现代性观念的考察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57-64,255,共9页韩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自我存在的文化根基:由查尔斯.泰勒展开"(项目号15YJC720009);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现代性自我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项目号2018WLJH12);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于公共生活优化的现代社会治理研究"(项目号2018TB009)的部分成果
西方启蒙现代性以来主客二元独立的认识论路线的绝对霸权地位,造成了自我概念理解的泛主体化,这是对本真性自我存在状态的遗忘与遮蔽。自我理解的泛主体化蕴含着客观物化的肢解自我真实存在的摧毁性力量,由此势必造成自我认同危机和价...
关键词:自我存在 泛主体化 虚无主义 视域融合 本真性自我 
教师的合理文化消费应做到
《陕西教育(综合版)》2019年第3期41-42,共2页马良 
“自觉”,是指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教师的文化消费“自觉”是指教师把社会赋予的责任与义务转变成内在需要,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有觉悟、觉醒,选择有利于自身的“幸福安康”“教育生涯”“...
关键词:文化消费 教师 “自觉” 实践行为 生命价值 本质规律 自我存在 内在需要 
唐君毅先生之精神价值
《当代儒学》2018年第1期368-369,共2页朱建民 
个人一生于关键处能遇贵人,极为难得而可贵。唐君毅先生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在我心灵无所依归时,启发了精神生命的方向定位。我之所以读哲学,原初是为了回应自我存在的困惑。进入哲学系后,却受当时学术气氛影响,整天涉猎一堆不甚...
关键词:唐君毅 精神价值 精神生命 方向定位 自我存在 学术气氛 哲学智慧 哲学系 
卑微恐惧后的强力反弹
《当代工人》2017年第21期18-19,共2页单明 
中国人不是现在缺少自我存在感,自古以来就缺。用老百姓话说,这是娘胎里带来的,用学术语言说,这来自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举个例子,西方的历史建筑大多会在史册上留下建筑师姓名,建筑中的壁画为谁所作,也多查有其人。再看中国历史...
关键词:恐惧 卑微 历史建筑 中国人 自我存在 传统文化 敦煌石窟 劳动人民 
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教育文摘》2017年第5期59-60,共2页任辉 
在《教育文摘》看到了一篇文章《找到自己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见《教育文摘》2016年第4期),文中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对某些暂时的事情要阶段性地忽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我,最终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无用之用 自我存在 价值比 文摘 教育 
千年法脉 我们要传承
《法音》2016年第11期22-23,共2页悔净 
一、韩中日佛教的交融和相互理解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传至中国,接着流传到韩国和日本。佛教流传到三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人类自觉本性卓越,超脱已往依赖土著信仰的精神世界,形成了现实的苦乐并不是"绝对者"给予的,而是自身所作所为的...
关键词:佛教信仰 传承 历史文化遗产 宗教价值观 相互理解 历史意义 精神世界 自我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