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

作品数:2682被引量:6720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淮生廖四平顾冲时张晋藩郜元宝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东南亚地区农业起源研究综论被引量:6
《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35-41,共7页李意愿 
自20世纪50年代始,东南亚地区的农业起源探索历程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大量考古发现表明,东南亚早期农业的性质是依赖于根系作物的驯化和块茎作物的栽培,该地区早期农业的特点与树木栽培的实践紧密相连,但农业起源的时间尺度仍未很好地建...
关键词:东南亚 农业起源 华南地区 树木栽培 
南朝买地券综论被引量:5
《东南文化》2009年第3期64-64,65-70,共7页易西兵 
江南和华南地区已经发现22件南朝买地券。它们依券文可分为三类,在内容、书写格式和行文语气上均有区别。总体上,南朝买地券一方面包含了强烈的道教因素,表明道教在南朝底层社会的广泛影响,另一方面,券文内容也反映了南朝社会的生死观...
关键词:南朝 买地券 道教 埋葬习俗 
《郑文公碑》综论
《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108-115,共8页周玉峰 
《郑文公碑》自宋代被发现,清代被重视,多少年来,考证、评论不一。本文综合各家观点并参以己见,全面、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该碑的时代背景、书风特色及其地位、影响,认为该碑堪与《瘗鹤铭》一北一南,并列为六朝碑刻双绝。其作者郑...
关键词:郑文公碑 北碑 摩崖 石刻 书法 南北朝 
两周铜镈综论被引量:10
《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28-35,共8页方建军 
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两周考古中,出土了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即通常所谓的镈。镈虽然是钟体乐器,但它的形制与同属钟体乐器的两周时期的甬钟或钮钟相比是有区别的。迄今发现的两周镈都是平口,而不象甬钟或钮钟为凹口...
关键词:西周早期 考古发现 中原地区 兽面纹 《说文解字》 形制特征 哈佛燕京学社 眉县 乐器 长江流域 
楚、吴、越三都城综论被引量:1
《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22-31,共10页曲英杰 
春秋战国之际,在我国南方有楚人之兴在前,吴、越继起在后,而均成霸业.此一时期三国之都亦是楚都郢城营建在前,吴都吴城、越都越城修筑在后,而均出自于楚人之手,其相互间在形制等方面颇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应当说是楚人的营筑都城思想的体...
关键词:楚人 小城 宫城 勾践 都城 综论 平门 《越绝书》 会稽 筑城 
良渚古玉综论被引量:12
《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112-119,共8页张明华 
近年来,良渚文化玉器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笔者也曾撰文参加讨论,现在把有关这方面的新收获草成此文,以供同行讨论.一、用料来源良渚玉器的用料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就地取材.类似的结论,较早地是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的董...
关键词:玉器 良渚古玉 鸡骨 福泉山 玉壁 综论 瑶山 文物 白玉 良渚文化 
徽州传统民居综论被引量:1
《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164-168,147,共6页王治平 
我国安徽省南部(简弥皖南)峰峦奇秀,水流清碧,林木葱翠、处处美如图画、著名的黄山、九华山就座落在那里.在青山绿水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徽州清新优美的民居.这些民居的造型、色彩、布局都有着比较统一的格调和风貌,从明代起已形成自己...
关键词:徽州民居 综论 传统民居 天井院 厅堂 新民居 梁架结构 宅院 砖雕 门罩 
《方志学综论》简评
《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317-321,共2页张朝胜 
80年代,全国形成一个政府主持下的普遍修志的热潮.与此相应,方志学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个百花园中,安徽大学林衍径副教授的《方志学综论》,是一束耀眼的花朵.《方志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月.以下简...
关键词:方志学 综论 方志编纂 方志理论 修志 地方志 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和任务 新方志 发展历史 
金陵画派与金陵文化——金陵画派综论被引量:6
《东南文化》1989年第Z1期143-149,95,共8页林树中 
“金陵画派”是指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以“金陵八家”为核心的充分表现了地方特色的一个画派.它是南京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其他的南京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金陵画坛的历史回顾与金陵画派的形成金陵历来是画家集中而且...
关键词:金陵画派 龚贤 画家 综论 南京文化 纱灯 逸品 周亮工 高岑 王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