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辞

作品数:575被引量:4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名春徐山任运忠刘大钧刘保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易经》为形上之道奠基的可能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12期0040-0043,共4页卫鹏 
《易经》从原初意义上的卜筮之书跃升到“群经之首”“百家之源”,离不开本身形上构建的特质,即卜筮方法上注重“数”与“象”的统一,卦爻象和卦爻辞的产生制作还分别注重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和“彰往而察来”与“显微而阐幽”的统一。
关键词:《易经》 卜筮方法 卦爻象 卦爻辞 
爻辞中心的《周易》创造精神与著作体例解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7-157,共1页杜保瑞 王雯雯 
解读《周易》经文应以交辞为主,爻辞是文王及其集团的政治思想与人生智慧,实乃孔子学《易》的文字对象。《易传》诸篇与爻辞解释直接相关者,当属《小象传》与《文言传》二篇,及《系辞传》上下各一章阐释孔子的解经文字。
关键词:人生智慧 爻辞 《周易》 《易传》 小象传 创造精神 相关者 
爻辞中心的《周易》创造精神与著作体例解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26-35,共10页杜保瑞 王雯雯 
解读《周易》经文应以爻辞为主,爻辞是文王及其集团的政治思想与人生智慧,实乃孔子学《易》的文字对象。《易经》之形成,始于卦名之取得,它并没有固定的原理,然则有若干形成思路。其间极具特别意义之处,当属单阴五阳与单阳五阴的卦名构...
关键词:爻辞 卦辞 《彖传》 《大象传》 《周易》 
援“兵”入易发微——试探《师》《比》卦初六爻辞关系
《孙子研究》2024年第5期52-65,共14页朱海臣 
《周易》的创作历经阴阳、八卦、重卦三个阶段,其旨不离“阴阳”二象之变。《孙子兵法》中《作战篇》《谋攻篇》《兵势篇》等皆焕发出“奇正相生”变化的思想光华,其“利弊”“安国全军”“攻守”“迂直”等观念颇具辩证性。《孙子兵法...
关键词:《周易》 《孙子兵法》   甲骨文 奇正相生 迂直 
《周易》卦爻辞所见“诚信”思想诠解——兼论《周易》的性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15-126,共12页夏虞南 廖名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编号:DF2023YS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3VJXT002)。
诚信作为古今通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诚信”思想,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之一,表达集中于“孚”“躬”“贞”“允”四字。结合各类新出文献考释与“孚”“躬”“贞”“允”四字...
关键词:诚信 《周易》卦爻辞     
经传与经史:帛书《缪和》引用卦爻辞的体例与思想特色
《原道》2024年第1期57-72,共16页蔡典娉 蔡卓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研究史与集释疏证”(21YJC770003)阶段性成果
《缪和》中存在数种指称经文文本的体例,其中完整称引卦名和爻题是《缪和》最突出的特点。《易传》、易说类文献引用卦爻辞可以分作引《易》以解《易》、引《易》为证、既证又解三种体例,而《繆和》中《易》、史结合的内容最具特色,其...
关键词:帛书《易传》 卦爻辞 历史 缪和 
基于“模糊美学”的阐释——论王明居《周易》符号意象体系
《中国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134-151,共18页章雅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审美意象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建构研究”(21&ZD0670)阶段性成果
王明居基于“模糊美学”原理对《周易》符号意象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学理剖析,将《周易》美学研究上升到抽象哲理的维度,是当代意象论美学的重要成果,也为美学科学化做出了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成果进行阐述:第一,王明居论证了以“模...
关键词:模糊美学 符号意象 卦爻辞 模糊意象 
《〈周易〉卦爻辞校释》简介
《周易研究》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秦洁 
王化平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全书共450页,53万字,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出土文献为中心之先秦易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研究”、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后期资助项目“《周易》六十四卦异文汇校与本...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六十四卦 卦爻辞 出土文献 专项资金 异文 
今、帛、竹书《周易·蛊》卦爻辞本义考论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5-68,共14页姜国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临川学人易学思想研究”(21WX27)。
《蛊》之卦名即意为“蛊乱”,《易》学史上的“拯弊治乱”说、“从事”说、“侍奉父母”说、“筮占事业”说均非其本义。卦辞“元亨”即大为亨通,而非享祀之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与祭祀、天气预报或侍奉父母无关,而是含有“殷鉴不...
关键词:《周易》 《蛊》 干父之蛊 干母之蛊 不事王侯 
《周易·蹇卦·六二》爻辞考
《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52-59,共8页晁福林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两周金文所见周边族群与诸夏交流融合资料综合研究”(21VJXT001)的阶段性成果。
《周易·蹇卦·六二》爻辞从君臣关系的角度展示了忠臣的气节,然而,不同版本用字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段人们的不同理念。例如,屈原的时代强调直言进谏,所以,《周易》用“謇”代替已有贬义出现的“讦”。战国以降的时期,忠贞之臣...
关键词:《周易》 《蹇卦》 忠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