垩白形成

作品数:20被引量:38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嵩午贾志宽沈波陈能钟旭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学报》《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中国稻米》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垩白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2期1-7,共7页程新杰 施伟 张梦龙 岳红亮 代金英 胡蕾 朱国永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21360-4);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20319);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JBGS[2021]040-2);2022年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金(YHS202207)。
垩白是评价水稻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稻米碾磨、外观及食味品质的不良性状,对水稻的市场价值评估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总结了水稻垩白的形成受生理机制、遗传机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指出目前育种工作中改良垩...
关键词:水稻 垩白 遗传机制 形成机理 栽培条件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N2-52垩白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217-224,共8页葛鑫源 刘世家 李欣 燕海刚 王永祥 傅玉双 单壮壮 张文伟 王益华 江玲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01006);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重大品种选育项目(PZCZ20170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图位克隆,阐明垩白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2号’及其巨大胚乳突变体N2-52为材料,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和籽粒的理化特性,观察N2-52垩白区域的造粉体发...
关键词:水稻 垩白 巨大胚 造粉体 突变体 精细定位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林赵淼 郑德益 张新城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485;31470086);"863"计划(2014AA10A6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8;2013BAD07B09)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
关键词:稻米 垩白形成 生理与分子机制 碳氮代谢 基因网络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第3期71-71,共1页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
关键词:稻米品质 主效基因 克隆 科学家 稻米垩白率 中科院院士 细胞学机理 垩白形成 
稻米垩白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作物研究》2009年第5期310-313,共4页彭勃 陈光辉 
优质稻米的最主要品质性状之一就是垩白性状指标,该指标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商品价值以及稻米品质构成,同时也是优质稻选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文对前人关于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经典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水稻 垩白 生理机制 遗传机制 影响因素 
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和遗传机制被引量:8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第3期569-574,共6页刘霞 付艳苹 朱晔荣 李艳萍 王勇 
天津市攻关项目(043123811)
介绍了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垩白形成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水稻 垩白 形成机制 基因定位 
水稻结实期根系活性与稻米垩白形成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0
《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第5期471-474,共4页钟旭华 黄农荣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01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0-博士-05)
以垩白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和盆钵试验。结果表明,垩白不同的品种,其结实期根系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垩白米率、垩白度与结实期根系活性呈负相关。在根系活性指标中,库容根活量与垩白的关系最密切,而根系α-萘胺氧化力、...
关键词:垩白 根系活性 相关关系 硝态氮 叠氮钠 水稻 
早籼稻垩白形成与灌浆期耐热性关系研究初报被引量:4
《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第1期6-8,共3页黄农荣 钟旭华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0102);广东省农科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采用田间透明塑料薄膜简易棚遮盖增温的方法,以结实率胁迫指数、千粒重胁迫指数和成熟度胁迫指数为耐热性指标,鉴定37个早籼稻品种灌浆期的耐热性,以及高温胁迫下垩白增量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早籼稻灌浆期耐热性存在广泛的基...
关键词:水稻 垩白 灌浆期 耐热性 
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核农学报》2003年第6期462-465,457,共5页蔺万煌 萧浪涛 黄见良 洪亚辉 李合松 
国家科技部早稻品质改良工程资助项目 (OONKY10 0 2 )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
关键词:早籼稻 稻米 垩白形成 稻株 源库关系 相关性 
早籼稻籽粒灌浆动态与稻米垩白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第1期13-16,23,共5页蔺万煌 萧浪涛 吴顺 
国家科技部早稻品质改良工程资助项目 (OONKY10 0 2 )
以垩白表现性状不同的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式 ,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籽粒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等籽粒灌浆过程的动态变化与稻米垩白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 ,灌浆速率快且起伏大 ,最大灌浆速率出...
关键词:早籼稻 籽粒灌浆动态 稻米垩白 成因 稻米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