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地震

作品数:18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申重阳刘琦陈学忠王恒信李艳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研究》《振动与冲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8.0级大震的余震最大强度用科里奥利力效应方法的判定被引量:8
《地震工程学报》2018年第5期1073-1077,共5页白雪见 任栋 贾源源 段博儒 
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7-X-4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于现场实时信息的损失动态评估技术及应用示范(2017YFC1500906)
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强余震是一种震源物理的方法。回顾2008年汶川8.0级大震时用该方法判定余震最大强度的过程,半定性与综合判定为可能发生的最大余震强度为6.5级左右,实际发生了6.4级地震,与主震震级相差大于1级(M_主-M_余=1.6)。验...
关键词:科里奥利力效应 最大余震判定 汶川8.0地震 
基于S变换和超限率方法识别汶川8.0地震前的高频异常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8期101-101,共1页武善艺 刘琦 马海萍 张璇 
S变换、超限率方法是近年来定点形变资料处理分析的一个新方法,新方法的使用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是提取短临异常方面的新探索.以往观测资料较少,但经过“九五”、“十五”改造后,提高了数据的采样率,并积累了大量的形变资料.
关键词:短临异常 S变换 超限 地震前 高频 汶川 识别 形变资料 
四川芦山7.0地震和汶川8.0地震震源区地壳岩石圈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11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6期1895-1903,共9页沈旭章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1IESLZ0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74093和40904014)资助
地壳和岩石圈变形特征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联合P和S波远震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结果,对发生过芦山7.0地震和汶川8.0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地壳和岩石圈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揭示出在青藏高原...
关键词: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S波接收函数 P波接收函数 岩石圈 
gPhone重力仪记录的汶川8.0地震高频信号研究被引量:9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第A01期16-19,共4页周磊 申重阳 韦进 任政堂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时我国6台gPhone重力仪记录的高频同震数字信号,结果表明:1)gPhone重力仪记录的同震信号包括地震波初动和衰减过程,通过与宽频带地震计记录数据比较,可知其为地震破裂过程的真实记录;2)利用重力仪记录信号提取震源...
关键词:gPhone重力仪 汶川地震 高频地震信号 加速度积分 经验格林函数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7
《地震》2012年第4期113-122,共10页李艳娥 陈学忠 王恒信 
国家自然基金(41090292);地震行业专项(200708023);基本业务专项(DQJB08B17)共同资助
本文根据Brune模式,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中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0年5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439次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给出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视应力空间分布图象,分析了四川地区、龙门山...
关键词:视应力 时空变化 汶川8.0地震 四川地区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的编制被引量:4
《灾害学》2011年第4期103-105,共3页王晓青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地震应急遥感关键技术研究"(2009DFA2161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汶川8.0级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
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震后灾害监测、应急指挥与抢险救援、灾害调查、损失评估、灾民安置、恢复重建以及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
关键词:汶川8.0地震 建筑物震害 遥感 图集 
重大自然灾害后遗体处置应急预案研究被引量:3
《灾害学》2010年第4期115-119,共5页杨德慧 姜思朋 李玉光 刘国军 王永阔 周雪媚 
2010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后遗体处置应急预案研究"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大量人员的遇难,及时妥善处置灾后众多遇难者遗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借鉴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中遗体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从遗体的搜集、存放、运输、消毒、防腐、保存、火化...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 遗体处置 应急预案 唐山7.8级地震 汶川8.0地震 
汶川地震前羊八井中子-μ子望远镜计数率异常被引量:2
《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227-233,共7页张吉龙 丁鉴海 申旭辉 李纲 余素荣 王辉 卢红 谭有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75143)共同资助
利用在西藏羊八井新建中子-μ子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地震期间宇宙线高能粒子偏离正常背景的异常变化。中子-μ子望远镜的中子监测器经过消除背景场和气压修正后震前5天特别是5月9日出现计数率降低异...
关键词:宇宙线 高能粒子 中子监测器 μ子望远镜 汶川8.0地震 
基于四区域椭圆模型的汶川8.0地震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拟合被引量:7
《振动与冲击》2010年第5期136-140,共5页杨帆 罗奇峰 
利用加速度记录直接拟合衰减关系时,现行几乎所有文献都采用圆模型,以震中距或震源距为观测点坐标位置的唯一统计量。对于长断层的大震而言,等震线的圆模型假设和实际等震线图存在严重的偏差,加速度峰值在沿断层方向的长轴和垂直于断层...
关键词:衰减关系 圆模型 四区域椭圆模型 加速度峰值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分析被引量:5
《华南地震》2009年第4期54-63,共10页程建武 董治平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6BAC01B03-04-05);全国地震活动状态动态评价系统的研制(20070820)联合资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9032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汶川8.0级地震的地震活动背景,重新划分了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周期,并根据汶川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分析了汶川地震对中国大陆活动趋势的影响和西部大三角与中国大陆强震...
关键词:汶川8.0地震 中国大陆西部 强震活动趋势 西部大三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