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俪

作品数:106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亚军于景祥何凌风夏侯轩杨贺琰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语言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阴阳俪偶 字句骈双——论《易经》卦爻辞对偶修辞之骈俪美
《对联》2022年第6期3-8,共6页朱彦民 
说到楹联这一古典文学的轻骑兵,至宋元明清以后才逐渐独立出诗词母体,傲立于世,并长足发展,大放异彩。它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在众多的文学形式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是与中国古代语言注重修辞,尤其是对修辞中的对偶极为重视,古人讲话、作...
关键词:骈俪 宋元明清 古代语言 古典文学 对仗 修辞 习惯性 
试述《汉书》语言的赋化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李成林 
史家班固亦赋家能手,其史传著作《汉书》的语言时显赋化倾向,这是《汉书》文学个性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语言的骈俪、句式的铺排、事类的罗列、叠音词汇的密集使用等,尤其是《汉书》与《两都赋》在语言使用习惯上诸多的趋同性,都使得《汉...
关键词:《汉书》 骈俪 铺排 典故 《两都赋》 
《战国策》骈俪艺术新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9期58-64,共7页何凌风 
《战国策》骈词俪句的出色运用,历来为人们所欣赏。其艺术之精,水平之高,"史"无前例,并对其后骈语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对其全书骈语艺术所进行的专项研究,不禁让人有遗珠之叹。为此,...
关键词:《战国策》 骈俪艺术 语言风格 修辞美 
《三国志》骈俪艺术探奇被引量: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45-53,共9页何凌风 
《三国志》为"纪传"体散文,其叙事语言传承了《史记》《汉书》"纪、传"二体属辞疏简的传统,且"意务简洁",故其文中的骈语在先唐九史中相对较少,骈化程度因而也相对较低。但这并不妨碍《三国志》在对偶修辞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三国志》 骈俪艺术 语言风格 修辞美 
《滕王阁序》“四六文”特点简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年第5期53-54,共2页李丽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是用骈文的语言形式写成的,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骈文?骈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的意思,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唐代的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
关键词:《滕王阁序》 四六文 中国文学史 语言形式 骈文 骈俪文 对偶句 意思 
中国语言文字骈俪之美
《艺术评论》2014年第11期6-10,共5页范曾 
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对称支配自然”,在无际无涯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所构成的宇宙对称律,可能是百亿年来自然形成的最宏阔伟大的现象,在这现象的背后是不可言说的、人类无法解释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是上帝...
关键词:语言文字 合目的性 中国 物理学家 不可言说 18世纪 杨振宁 法解释 
试论陶渊明诗歌语言与魏晋诗风之关系
《社科纵横》2014年第8期124-126,共3页时红明 
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历来论者虽多,观点却大致统一,基本都认可其诗纯真自然、平淡清新、明白如话、质朴率真。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确实别开生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语言 魏晋诗风 骈俪 质朴 
也说“语言华美”
《湖南教育(中旬)(B)》2012年第6期40-41,共2页梦天岚 
语言华美就一定是好作文吗?我想,先不忙于回答这个问题。我认真拜读了李真微老师关于某考生《低姿态的高贵》一文的评析。他评析得很到位,我非常认同,也相信这将对青少年学生的写作带来指导性启示。但关于“语言华美”我还是想说说...
关键词:语言 汉语词汇 青少年学生 “形” 骈俪文 汉字 
论唐传奇语言的审美化被引量:2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陈际斌 
和史传、志怪的叙事相比,唐传奇是一种审美叙事,其语言具有审美化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诗化,有的是文中直接用诗,有的虽然不直接用诗,但是富有诗的意境。二是语言的骈俪化。其描写、对话、议论、书信等语言以骈文为主,其叙...
关键词:唐传奇 语言 审美化 诗化 骈俪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