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作品数:119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姚卫群许静姜景奎薛克翘米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亚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谈中世纪耆那教神秘主义诗歌
《南亚研究》2010年第2期141-150,共10页薛克翘 
本文在介绍了宗教和文学背景之后,重点介绍了印度中世纪耆那教诗人焦因度和罗摩狮子所写的神秘主义诗歌,并从中选译数首作了评介。最后分析了耆那教神秘主义诗歌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这些诗歌的特点。
关键词:印度 中世纪 耆那教 阿波布朗舍语 神秘主义诗歌 
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线索与重要特点被引量:2
《南亚研究》2003年第1期45-51,共7页姚卫群 
了解印度文化与文明的关键在于理解其源远流长的宗教哲学。本文梳理了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脉络并对其重要特点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印度 宗教哲学 耆那教 佛教 顺世论 瑜伽派 
印度的教派问题被引量:2
《南亚研究》1998年第2期51-57,共7页姜景奎 
印度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根据1998年《印度年鉴》,截至1991年3月1日,印度共有人口8.5亿,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等宗教...
关键词:伊斯兰教 印度教徒 印度教教派 教派冲突 次大陆 穆斯林联盟 宗教 耆那教徒 印度人民党 婆罗门 
试谈业报理论的产生——“业报理论源流探索”之四
《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葛维钧 
业和业报理论是印度伦理学说的核心观念,它是印度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出来的。 远古吠陀时代的印度人并无业报意识。人死后升入天堂,理所固然,并不是报应的结果。那里原是阎摩为尘世上一切逝去者找到的永久安息之地,...
关键词:理论源流 业报 《摩奴法论》 奥义书 印度教 婆罗门 耆那教 伦理化 尚未出生的后代 发展演进 
业报说成熟于沙门思想——“业报理论源流探索”之二
《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41-48,共8页葛维钧 
业报理论在印度源远流长。吠陀时代以后,明确、清楚而且有体系地提出业报理论的,是沙门思想家。 沙门,佛教经典从宗教概念出发,说是出家人的总称,实际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开始出现,包括一切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思想相对立的自由思想...
关键词:沙门思想 耆那教哲学 理论源流 业报轮回 《经集》 婆罗门 早期佛教 《大正藏》 地狱 《阿含经》 
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被引量:2
《南亚研究》1994年第4期72-77,共6页姜景奎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积淀物,它有产生、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它不仅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反映,也是现在、未来该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该民族的...
关键词:印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印度的现代化 印度文化 精神文化 印度教 婆罗门 耆那教 吠陀教 宗教 
耆那教的教义、历史与现状
《南亚研究》1987年第3期40-48,4,共10页宫静 
耆那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教徒自称该教是“永恒的宗教”,相传教主大雄(原名筏驮摩那)是第二十四祖,在他之前已有二十三祖,在耆那教的文献中曾赋予每一位祖师不同的名称、色彩和标帜,如一祖名勒舍婆那陀或称阿底那陀,金色,以公牛...
关键词:白衣派 印度教 教徒 宗教 筏驮摩那 耆那教 裸体 教义 南印度 北方邦 
耆那教的逻辑思想被引量:2
《南亚研究》1984年第2期1-11,3,共12页巫白慧 
耆那教(Jainism)哲学是印度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所谓三大非正统哲学之一。它在逻辑理论和方法上独树一帜,对印度的辩证逻辑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一评介。
关键词:逻辑思想 唯心主义哲学 特定条件 哲学家 折衷主义 辩证逻辑 真理 逻辑理论 否定 知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