鲷科鱼类

作品数:66被引量:21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世贵区又君刘红艳李加儿吴仁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百事通》《环境科学》《应用海洋学学报》《中国观赏鱼》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兴海重大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鲷科鱼类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求研究进展被引量:1
《饲料工业》2023年第12期74-81,共8页庞观宏 李永安 宋飞 张正洲 孙宝宝 郑普强 李新宇 
2019年度湛江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微生态制剂在海水鱼配合饲料高温加工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9A01037]。
鲷科(Sparidae)鱼类为世界性主要海水养殖鱼类品种之一。近年来,鲷科鱼类在我国养殖规模逐年扩增,对营养全面的专用配合饲料需求日益增加。尽管国内外对金头鲷(Sparus aurat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和真鲷(Pagrus major)等...
关键词:鲷科鱼类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需求 饲料 
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鲷科鱼类中的跨物种扩增被引量:5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年第3期356-364,共9页吴仁协 翟云 肖瑶 牛素芳 张浩冉 黎晓 陈伟勇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403008);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7A030303077);广东省海洋和渔业发展专项(科技攻关与研发)资助项目(A201708D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2532)
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开发出47个高多态性的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微卫星标记,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17个,三至六碱基重复位点30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27(均值为10),观测杂合度( Ho )和期望杂合度( He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黄鳍棘鲷 微卫星标记 SLAF-seq技术 跨物种扩增 
基于SLAF-seq技术的黑棘鲷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鲷科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被引量:4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2期365-377,共13页吴仁协 肖瑶 牛素芳 翟云 张浩冉 陈伟勇 黎晓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号;广东省海洋和渔业发展专项(科技攻关与研发);A201708D07号;广东省科技;2017A030303077号
黑棘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暖温性中下层经济鱼类,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洋捕捞鱼类和增养殖对象。然而,目前有关黑棘鲷的微卫星标记研究报道较少,难以对其种质资源状况作出精确评估。本研究采用SLAF-seq...
关键词:黑棘鲷 SLAF-seq技术 微卫星标记 跨物种扩增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海陵岛鲷科鱼类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年第3期874-881,共8页黄元佳 贺亮 刘丽 袁吉贵 全秋梅 
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2011-2-2-09-3);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20307006)共同资助
对采自海陵岛的6种鲷科鱼类(Sparidae)86个个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测序,结合Gen Bank上的17条同源序列,共7属11种103个个体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海陵岛11种鲷科鱼类COⅠ基因序列的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9%、27.6%、23.4%和17.1%...
关键词:海陵岛 鲷科 CO I基因 系统进化 
浙江海域天竺鲷科鱼类新纪录种—黑边银口天竺鲷(Jaydia truncata)形态特征与DNA条形码研究被引量:5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俞正森 宋娜 韩志强 高天翔 李鹏飞 周永东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3048号
2015年10月中旬,在浙江省舟山市近海的渔业资源调查中采集到天竺鲷标本,经鉴定发现其中黑边银口天竺鲷为浙江新纪录种。本文对采集的6尾黑边银口天竺鲷标本拍摄照片并开展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研究,对该种的拉丁学名进行校正。黑边银口...
关键词:新纪录种 黑边银口天竺鲷 浙江 形态特征 DNA条形码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中国鲷科鱼类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13
《海洋与湖沼》2015年第3期611-619,共9页陈咏霞 吴仁协 梁娜 刘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2053号;41276166号;41006084号;31372166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3093号
采用PCR特异性扩增了采集于中国沿海的鲷科5属11种鱼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并结合Gen Bank已有的同源序列,对中国鲷科6属12种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鲷科6属12种鱼类的COI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 30.4%、C 2...
关键词:鲷科 COI基因 系统进化 
宋代潮州笔架山窑鱼形壶造型源流考被引量:1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郑经宾 
宋代潮州笔架山窑的鱼形壶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产品。它与唐、五代时期鲤鱼形双鱼壶、摩羯形双鱼壶在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保留着自身本土化的特点。这种造型是潮州工匠在模仿北方窑鱼形壶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地方审美元素的艺术再...
关键词:潮州笔架山窑 鱼形壶 鲤鱼 摩羯 鲷科鱼类 
中国鲷科鱼类骨骼系统比较及属种间分类地位探讨被引量:12
《水产学报》2014年第9期1360-1374,共15页陈咏霞 刘静 刘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053;41276166)
为进一步探讨鲷科鱼类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制备采自中国近海鲷科5属8种(亚种)鱼类的骨骼标本,并对头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依据尾舌骨腹缘是否分叉、前颌骨犬齿数目、中筛骨背面中央为纵嵴或为...
关键词:鲷科 骨骼系统 形态学 分类地位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7期67-67,共1页黄海 杨宁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ZDXM20110028);三亚市重点科枝项目(2010YF09).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其体型体色优美,最早是作为观赏鱼引进到国内,俗称“花老虎”;而后,因其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被作为食用鱼进行推广养殖。但由于淡水...
关键词:健康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 人工繁育 繁殖能力 鲷科鱼类 尼加拉瓜 养殖过程 生长速度 
慢工出细活的黄鳍鲷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4年第1期64-69,共6页郑石勤 
黄鳍鲷为棘鲷属的8个品种之一,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洋之热带及温带沿岸的浅水区内。分类学上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鲷科Sparidae鱼类。全球鲷科旗下分34个属共130余个品种,而台湾分布的鲷科鱼类有7属17...
关键词:黄鳍鲷 鲷科鱼类 鲈形目 浅水区 分类学 品种 温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