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属

作品数:19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匡刚桥梁旭方刘臻刘峰鲁双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产科技情报》《中国水产科学》《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农业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下游安庆段鳜属(Siniperca)仔稚鱼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494-503,共10页黎加胜 方弟安 徐东坡 唐阅 丁隆强 黄中家 任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8YFD0900903);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2130135008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61)。
为了解长江安庆段鳜属(Siniperca)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探究鳜属仔稚鱼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18—2020年4—8月在该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2018、2019、2020年鳜属仔稚鱼的首次出现时间分别为4月29日、4月30日和5月5日,早...
关键词:安庆段 鳜属 仔稚鱼 丰度 时空特征 影响因子 
线粒体COI基因在少鳞鳜属(Coreoperca)鱼类条形码区段的变异分析被引量: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年第1期128-134,共7页余科 安苗 黄胜 潘秋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74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5788]共同资助。
为了研究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少鳞鳜属(Coreoperca)鱼类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采用PCR扩增与测序技术与GenBank已有序列联合分析的方法,对少鳞鳜属3种84个个体的条形码区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碱基T(U)的平均含量为30.3%,...
关键词: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物种鉴定 少鳞鳜属 
鳜鱼文化
《农家致富》2020年第8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鳜鱼起源于浅海性鱼类,因地质变化导致海侵,海退后其留在内陆,从而进化成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地发现的始新世(距今5300万年至3650万年)洞庭鳜属化石,与现生鳜属近似。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鳜鱼起源较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
关键词:鳜鱼 地质变化 现生种 鲈形目 淡水鱼类 鮨科 鳜属 分类学 
水温对珠江中下游鳜属鱼类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被引量:7
《淡水渔业》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薛慧敏 李跃飞 武智 朱书礼 杨计平 李新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HY-ZD01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147)
为了解水温对珠江中下游鳜属(Siniperca)鱼类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20072012年对珠江下游肇庆高要江段的鳜属仔鱼进行了连续采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2年的925次抽样中,鳜属仔鱼自每年4月开始出现,11月结束,平均持续(156±45)d,以59月...
关键词:珠江 鳜属仔鱼 水温 有效积温 
斑鳜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16年第9期22-24,共3页郝忱 王崇华 丁淑燕 殷悦 史杨白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又名石鳜、岩鳜、花鲫子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的长江至珠江、辽河、鸭绿江及海河等水系,为典型的肉食性底层鱼类。斑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高蛋白、低脂肪,...
关键词:斑鳜 苗种繁育 鳜属 SINIPERCA 淡水石斑 鲈形目 底层鱼类 性成熟年龄 受精卵孵化 孵化时间 
扬州地区鳜鱼池塘精养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河北渔业》2016年第1期25-27,41,共4页颜慧 丛宁 叶金明 李萍 吴飞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Y2013-27和D2015-15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隶属鲈形目、鮨科、鳜属,是淡水名贵鱼类。扬州地区的鳜鱼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但因长期局限于低密度混(套)养而在当地被列为"小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扬州地区鳜鱼养殖发展迅猛,其精...
关键词:扬州地区 池塘精养 养殖产业 桂花鱼 鳜属 江都 鲈形目 饵料鱼 专项调查 特种水产 
扬州市鳜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3
《水产养殖》2015年第11期7-10,共4页叶金明 周学金 丛宁 杨显祥 颜慧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Y2013-27;D2015-15)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隶属鲈形目、鮨科、鳜属,是淡水中名贵鱼类,在鳜属的7个种中,以翘嘴鳜生长速度最快,养殖量最大。20世纪70年代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以及随后麦瑞加拉鲮的引进利用,使得鳜鱼在20世纪90年代的广东,形成区域化、规...
关键词:鳜属 桂花鱼 人工繁殖技术 翘嘴鳜 养殖产业 鲈形目 养殖量 鮨科 名贵鱼类 饵料鱼 
鳜属5种鱼类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赵程 梁旭方 田昌绪 杨敏 窦亚琪 郭稳杰 宋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641;31172420);珠江流域高产精养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与示范项目(2012BAD25B04)
利用8对已发表的翘嘴鳜微卫星引物,对5种鳜属鱼类翘嘴鳜、大眼鳜、斑鳜、波纹鳜和暗鳜共147个个体进行跨种扩增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发现,8个微卫星标记除位点HW8在波纹鳜中无多态性外,其他位点在5种鳜属鱼类中都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关键词:鳜属 微卫星标记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鸭绿江斑鳜健康养殖技术要点被引量:1
《黑龙江水产》2014年第6期29-31,共3页吴瑞兰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鮨科、鳜属,俗名石鳜、鳌花等,在全国主要水系均有分布,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鸭绿江水系的斑鳜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极富营养,有"淡水石斑"的美誉,在韩国、新加坡及南亚国...
关键词:斑鳜 淡水石斑 鳜属 SINIPERCA 肉食性鱼类 出口创汇 鲈形目 食材 养殖技术要点 人工繁殖 
鳜属3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年第3期255-260,共6页吴晓蕙 梁旭方 何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64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Z1E711);淡水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2012BAD25B00)
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结果的基础上,从测序结果中随机选出部分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利用其中25个具有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对3个鳜属物种斑鳜、翘嘴鳜和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其遗传结...
关键词:翘嘴鳜 大眼鳜 斑鳜 微卫星 遗传多态性 野生物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