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政时期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丹周积明杨齐福陈睿腾刘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集刊》《出版科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体育科研》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新政时期大学科学教育的开办——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白天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青年基金项目(21YJC770002)。
庚子事变后,京师大学堂在开拓有为的重建方针主导下,对科学教育重新布局、重新建设,大学堂于新设立的师范馆、预备科等教学机构中确立了以分类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将科学课程集中于师范馆第三、第四类学科与预备科第二类学科内重点实施...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 科学教育 大学 晚清 
晚清新政时期教育行政机构对于体操类教科书之传播被引量:1
《体育科研》2016年第3期76-79,共4页郎净 
晚清新政时期,教科书成为教育行政机构最重要的致力对象,教育行政机构对教科书的传播,主要致力于编撰审定及推广两个方面。从体操类教科书的编撰审定来看,中央之图书司、地方之图书科及官书局为重要机构,官方出版排印及审定了系列体操...
关键词:晚清新政时期 教育行政机构 体操类教科书 
晚清新政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研究述评
《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77-81,共5页陈睿腾 
现有晚清学校教育制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些成果因为研究工具上的不足,还遗留不少问题。文章基于对这些不足与遗留问题的分析,提出可以起到补充作用的研究思路,以及后续研究的可能性,以期为中国...
关键词:晚清 学校教育制度 评论 
晚清新政时期的陕西教育
《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第10X期127-128,共2页王慧 游战武 
新政期间,陕西省设立学务处总理全省学堂学务,兴起办学热潮.其私立学堂和女学也有一定的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悄悄的发生了变化。除了官方办学外,地方士绅也积极参与到新式教育的发展浪潮中。教育为改革奠定看坚固的思想基础。辛...
关键词:陕西 新政 教育 
中国图书出版业近代化转型研究的力作--评《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
《出版科学》2008年第2期90-91,34,共3页刘苏华 
中国出版史的研究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一方面是由于出版史的学术研究不为学界所认同,其研究也一直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学术渊源,即便是它所依存的编辑出版学(或称出版学)也一向不为学界所重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出...
关键词:中国出版史 图书出版业 新政时期 转型研究 近代化 编辑出版学 晚清 力作 
晚清新政时期各地征兵章程之文本分析
《求索》2007年第8期220-222,225,共4页赵治国 
征兵制度是晚清新政时期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清廷认识到实行征兵制的必要性,而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中央和地方颁布的各类征兵文本中。在实际过程中,因练兵处规定的营制饷章略显粗略,各地刊布的征兵告示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使其更具...
关键词:新政 征兵章程 募兵告示 征兵制度 
晚清新政时期官员的教育培训及其作用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36-42,49,共8页肖宗志 
有清一代,政府比较重视试用、学习行走等形式的对官员的实习培训,但对官员的教育培训有所忽视。新政时期,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清政府开始设立一些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对官员进行教育培训,如建立馆、堂,招收官员入学,派遣官员游历...
关键词:官员 教育培训 晚清新政 
浅析晚清新政时期的民变
《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123-125,共3页董丽苹 
晚清新政时期中国社会变化激烈,矛盾尖锐,民众骚乱此起彼伏。苛捐杂税,官吏中饱是民变高发的主要原因, 但背后有无数隐含因素在起作用。剖析这些社会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清末新政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晚清 新政运动 民变 群众运动 税收制度 骚乱 官吏腐败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被引量: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40-49,共10页刘伟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又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
关键词:晚清 新政 中央 各省 关系 
政府的制度供给及其社会绩效——论晚清新政时期的农业政策被引量: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104-110,共7页赵泉民 
新政期间,清政府提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政策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
关键词:制度供给 清朝晚期 新政 农业政策 社会绩效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