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时期

作品数:338被引量:37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苑朋欣张小莉崔军伟王书丽田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新政时期同城总督、巡抚关系初探——以张之洞、端方湖北任职为例
《史学月刊》2025年第2期44-55,共12页潘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锡良年谱(1853—1918)”(22BZS092)。
张之洞、端方以鄂督、鄂抚身份共事近三年间的人际关系,是清末新政时期同城总督、巡抚关系的一个缩影。张之洞素来赏识端方并举荐其抚鄂,两人共事初期关系尚称融洽。但好景不长,端方因不满张之洞大权独揽而生怨,屡屡私函军机大臣荣禄揭...
关键词:张之洞 端方 督抚同城 湖北新政 清末 
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禁烟
《历史档案》2024年第4期136-140,共5页刘丽丽 何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哈佛大学馆藏近代黑龙江资源史料挖掘整理研究(1906—1945)”成果,项目编号:19ZDA223;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近代黑龙江烟毒治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FZSB010;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民国前期黑龙江省烟政与边疆治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YB1801。
光绪末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多收效甚微,但在禁烟方面却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学界关于清末新政禁烟问题多有研究,关涉黑龙江禁烟问题尚少。黑龙江地处北部边疆,战略位置至关重要。本文以黑龙江禁烟公所成立前后为中心,考察光绪三十四年(1908...
关键词:光绪三十四年 宣统三年 清末新政 禁烟公所 北部边疆 清政府 黑龙江 成立前后 
从行业规范到国家制度:清末新政时期邮政寄发报刊的实践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9期112-125,128,共15页王含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邮驿体制转型与近代政治信息传播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邮政寄发报刊制度的形成是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其确立过程经历了从行业内部操作规范到国家专门性制度的转变。邮政与报刊的合作模式肇始于1903年,《北洋官报》与天津邮政总局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由邮政局免费邮递《北洋官报》...
关键词:清末新政 邮局 报刊 《新闻纸挂号章程》 《邮政章程》 
现代国家取向下清末新政时期警察形象的建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肖宗志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ZDB018)。
警察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构件,警察形象是警察制度的组成部分。清末新政是一场以现代国家为取向的改革,警察制度的建立和警察形象的建塑是新政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成果。因此,警察形象建塑不得不打上现代国家取向的印迹。官方和社会从多...
关键词:新政 警察形象 建塑 转变 现代国家取向 
清末新政时期刑事自诉制度的立法分析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4年第2期296-298,共3页徐铭汕 
清末新政时期的刑事自诉制度是清政府在挽救自身统治的背景下,在引进的检察制度基础上附生的制度。尽管其制度的规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但是它一改刑事自诉在中国古代纠问制诉讼模式下国家控制的功用,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保障被害人权...
关键词:清末修律 刑事自诉制度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 
“迷信”话语和“庙产兴学”政策的联动--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禁止迎神赛会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80-288,共9页李璐 
晚清推广新式教育,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晚清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财力不足,筹款困难,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即利用包括迎神赛会等常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会社产业,筹办新教育或转用于新政中的其他领域;而这成为1901至1...
关键词:迎神赛会 清末新政 破除迷信 “庙产兴学” 
晚清新政时期大学科学教育的开办——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白天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青年基金项目(21YJC770002)。
庚子事变后,京师大学堂在开拓有为的重建方针主导下,对科学教育重新布局、重新建设,大学堂于新设立的师范馆、预备科等教学机构中确立了以分类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将科学课程集中于师范馆第三、第四类学科与预备科第二类学科内重点实施...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 科学教育 大学 晚清 
从新式教育与《盛京时报》舆论看清末新政时期辽宁地区的满汉交融被引量:1
《满族研究》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王雨萌 包和平 
平满汉畛域作为清末东北新政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辽宁地区的满汉交融具有重大意义。围绕这一政策,辽宁地区的教育开始转型,满汉合途教育代替了过去满汉分流而治的教育政策。《盛京时报》则通过大量的宣传报道,为缓解辽宁地区满汉矛盾、促...
关键词:清末新政 辽宁地区 满汉交融 
清末地方自治中的广东士绅
《岭南文史》2023年第1期72-77,共6页赵剑 
中国传统社会实行“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1]这一基层控制模式,士绅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地方自治是政治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士绅是地方自治的中坚力量。新政时期广东士绅开展的地方自治是...
关键词:新政时期 基层控制 地方政治近代化 国权不下县 清末地方自治 士绅 咨议局 乡绅 
旗人总督锡良与清末四川新军编练——兼论新政时期锡良的民族主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8-56,共9页潘崇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锡良年谱(1853—1918)”(22BZS092)。
在清末强化边疆控制、构建近代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锡良基于四川内忧外患严峻形势及其在西南边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总督四川之初即将整军经武作为施政首要。锡良练兵思想与实践表现出鲜明的王朝观念和世界意识,前者构成练兵的根本动力,后...
关键词:锡良 四川 新军 王朝观念 世界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