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哄客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宇婧任家宣鲍晓明郭芙蓉张咏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传媒观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南传播》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网络“哄客”:行动场域、身份形象、话语危害与社会治理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19年第7期17-23,共7页郭芙蓉 朱子琪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16YJC71000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意识形态风险及规制研究”(AHSKY2018D47)研究成果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度发展,网络"哄客"由大众"审丑"的文化狂欢者,增演为网络公共事件中引爆舆情和操控舆论的"意见哄客"、"媒体哄客"及"职业哄客",成为舆论场中不可小觑的话语宰制力量。网络"哄客"的话语传播降低青年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关键词:网络“哄客” 身份形象 话语危害 社会治理 
网络哄客:语言和文化的探析
《语文建设》2012年第4期34-35,共2页朱晓兰 
继黑客、红客、闪客、换客、博客、播客、切客等“客族”之后,网络“客家人”又迎来新成员。请看下面的例子:(1)哄客不是看客,他们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刺激了试图自杀者,并加速了轻生者的死亡。(《检察风云》2007年第9期)
关键词:语言和文化 网络 2007年 客家人 轻生者 
社交网站的话题关注与网络集群研究——以人人网为例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209-234,共26页曹阳 
本研究围绕当下发展迅速的社交网站(SNS)中的网络集群现象进行研究,以人人网中的公共论坛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定量统计和分析。本文由此探讨社交网站中网络集群本身的特点,并且将话题关注与网络集群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出...
关键词:社交网站 话题关注 网络集群 网络哄客 
网络“哄客”现象探析——以“犀利哥”事件为例被引量:2
《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鲍晓明 任家宣 
网络"哄客"的出现并非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本身的特性使然,这既有网民群体无意识心理的因素,亦有社会的娱乐化这个深层大背景。"犀利哥"事件近期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并将这种影响很快投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文章结合"犀利哥"事件这一典...
关键词:网络哄客 犀利哥 娱乐化 群体无意识 从众性 
“丑角”原型下网络红人的娱乐价值被引量:4
《新闻世界》2010年第6期181-182,共2页李宇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有一群其貌不扬、以出丑为宗旨的网络红人分外引人关注。本文结合原型理论来探讨这些作为丑角的网络红人的媒介形象,以及他们与其受众——网络哄客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大众传媒是如何利用网络丑角和网络哄客来实现自...
关键词:“丑角” 网络哄客 消费社会 网络红人 
网络哄客现象透视被引量:5
《当代传播》2009年第6期78-80,共3页李蓉 
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度重点课题<趣味传播时代的媒介趣味理论研究>(编号ZJ08Z03)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传播学视野透视当下网络哄客现象。研究发现哄客话语中心的建构,是"沉默的螺旋"效应的结果,其话语指向的飘移,则常常受到"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哄客现象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集合体,由环境与主体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其...
关键词:网络哄客 沉默的螺旋 第三人效果 媒介素养 
从网络暴民、网络哄客到网络公民——2009网络公共事件透视被引量:3
《社会观察》2009年第12期8-12,共5页叶雷 温睿 
将逝的2009,“网事”与我们结伴同行。“躲猫猫”“邓玉娇”“开胸验肺”,事事关心;“楼脆脆”“被死亡”“挟尸要价”,帖帖跟进。网民组成的网络监督大网无处不在,监督腐败官员的作威作福,跟踪公权力的恣意妄为,还原被遮蔽的事...
关键词:网络监督 公共事件 公民 结伴同行 腐败官员 事实真相 弱势群体 社会事务 
狂欢广场上的欲望化言说——试析网络哄客的话语特征被引量: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张咏梅 
网络哄客是在消解中心话语的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信息交流的双向性、网络身份的虚拟性、新闻娱乐化及传统媒体推波助澜的基础上产生的。网络哄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话语权力模式,草根性是哄客话语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关键词:网络哄客 话语 草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