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酶电极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百祥张兆奎钟建江谢幸珠叶帮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析化学》《化学传感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介体微酶电极
《化学传感器》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刘百祥 李青山 
铂丝电极(φ0.3mm)通过铂化处理以增大响应表面积,吸附嵌入导电有机盐(TTF·TCNQ),应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杂聚吡咯膜中制成微酶电极,电极灵敏度高(4.8μA/(mmol/L))响应时间短(小于10s),常见电活性物质对电极测定无...
关键词:导电有机盐 吡咯衍生物 电化学聚合 微酶电极 
抗干扰微型葡萄糖酶电极的研制被引量: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427-429,432,共4页刘百祥 李青山 钟建江 张兆奎 
铂丝电极(长0.8cm,直径100μm)经铂化处理后,将3位取代的吡咯衍生物(3-羰基丁酸吡咯)与单体吡咯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与葡萄糖氧化酶(GOD)一起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铂化的铂丝电极上,形成杂聚吡咯-GOD膜,制备成葡萄糖微酶电极。该微酶电极...
关键词:微酶电极 葡萄糖 吡咯衍生物 杂聚吡咯膜 
铂化微酶电极低极化电位下催化H_2O_2的能力被引量:2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194-197,共4页刘百祥 李青山 张兆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铂丝电极经铂化处理后,将3位取代的吡咯衍生物(3-羰基丁酸吡咯)与单体吡咯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与葡萄糖氧化酶(GOD)一起用循环伏安法共聚合到铂化的铂丝电极上,形成杂聚吡咯/GOD膜,制成微葡萄糖酶电极。酶电极在低的极...
关键词:铂化 酶电极 葡萄糖 杂聚吡咯膜 生物传感器 
固定有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二甲烷的杂聚吡咯膜微葡萄糖电极被引量:1
《分析化学》1998年第11期1365-1368,共4页刘百祥 李青山 钟建江 张兆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00039)
铂丝(Φ0.3mm)经铂化处理后,形成疏松、粗糙的表面,将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 二甲烷(ITF·TCNQ)导电有机盐嵌入到铂化的铂黑微粒中。将3-羰基丁酸吡咯与吡咯按适当 的比例在其表面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葡萄糖氧化...
关键词:微酶电极 TTF TCNQ 葡萄糖 传感器 分析 
微酶电极的制作及其进展
《化学传感器》1995年第2期81-86,共6页漆德瑶 殷亚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自从1980年S.Caras等第一次制成了青霉素微电极,微酶电极就开始逐渐发展。其主要优点是:电极端径小,能够进行在体监测;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催化性,可以测定多种生化物质和有机物,因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现已成为当前生物传感器研...
关键词:酶电极 微电极 电化学 传感器 
微酶电极的研制及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分析化学》1993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叶帮策 谢幸珠 李友荣 
利用铂化电极的大表面吸附葡萄糖氧化酶(简称GOD)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能的微酶电极,在0~10mmol/L葡萄糖浓度具有很好线性,相关系数γ=0.9998,响应时间短(<20s),精度高。利用该电极组成三电极流动注射分析系统,这种系统同样有较好...
关键词:葡萄糖 流动注射 发酵 微酶电极 
微酶电极和可用于发酵监控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研究
《化学传感器》1993年第3期43-48,59,共7页叶帮策 谢幸珠 李友荣 
利用铂化电极的大表面积吸附萄葡糖氧化酶,构建了一种具有很好操作性能的微酶电极,在0~10mmol/L 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响应时间<20s;重复性好C.V 为0.26%,利用该微酶电极形成三电极 FIA 系统,具有良好的线...
关键词:酶电极 FIA系统 发酵监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