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作品数:7826被引量:7663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志国张鹤泉袁延胜薛海波吕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原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望山石象“纪年铭文”质疑——兼谈中国佛像起源
《中原文物》2024年第6期120-128,共9页何志国 
纪达凯称孔望山石象左前腿后侧腋下发现汉明帝“永平四年(61)四月篆”铭文,认为孔望山佛像年代为东汉初期,改变了中国佛像的起源。“铭文”实际上是一些略呈平行、不太规整的横向凿痕。汉明帝感梦金人传说出现于汉魏时期。中国最早的佛...
关键词:孔望山石象“铭文” 东汉时期 汉明帝感梦 中国佛像起源 
商丘柘城邵园汉墓发掘简报
《中原文物》2024年第5期22-30,F0003,共10页刘芳(文/绘图) 蔡全法 刘晓珍(绘图) 
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柘城县文化馆对邵园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砖石拱券结构,有墓道、墓门、双前甬道、后甬道、双前室、双后室及三侧室构成,平面呈“井”字形,墓室长13.9米,出土随葬器物189件。...
关键词:柘城 许瓒 东汉 家族墓 
试析东汉陵园遗址出土的云纹瓦当
《中原文物》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卢青峰 张鸿亮 
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ZYYCYU202012188)项目阶段性成果。
目前东汉陵园遗址出土云纹瓦当共计950件,分为A型(双隔线)、B型(无隔线)、C型(三隔线)共21个型式。演变趋势是类型逐渐增多,A型、B型并行发展,A型比例逐渐增高且Aa型始终占据主流;云纹线条由断开为主转变为以相接为主;乳钉外的装饰也越...
关键词:东汉 陵园遗址 云纹瓦当 类型学研究 发展演变 
再议“陂池”——东汉帝陵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中原文物》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李继鹏 
“陂池”一词作为与东汉帝陵相关的文献,主要见于光武帝《营寿陵诏》,对理解两汉帝陵封土变化的作用十分关键。由于文本传抄和误读等原因,以往对“陂池”的解释存在不少差错。“陂池”音义皆同“陂陁”“陂阤”“陂陀”,当释为微微隆起...
关键词:陂池 东汉 帝陵 封土 
试论东汉陵园的给排水设施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张鸿亮 王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洛阳朱仓M722东汉帝陵陵园考古报告(2014—2017)”(项目编号:18BKG0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项目编号:17ZDA216);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ZYYCYU202012188)阶段性成果。
东汉陵园给排水设施主要有水井、排水沟、渗水井等,是陵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可分为陵区、单个陵园、单个建筑单元三个层次。其分布和形制对全面了解东汉陵园建筑布局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东汉 帝陵陵园 给排水设施 布局与形制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勘探与2017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王咸秋 严辉 何慧芳 庄丽 张海涛 
通过对白草坡东汉陵园的全面勘探,在陵园内发现5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道路、排水渠等遗迹,对陵园范围和陵园布局形成了初步认识。通过发掘确认L1、L3(勘探编号L6)年代与陵园同期,应为内陵园的北侧和东侧边界,夯1和夯2可能是内陵园北侧门址。
关键词:白草坡 东汉陵园 道路 门址 
东汉帝陵格局与陵墓建筑释名
《中原文物》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严辉 
东汉陵墓由陵和园二部分组成。行马之内是“陵”,行马之外是“园”。行马之内有石殿、钟虡和罘罳。行马之外有寝殿、便殿、园寺吏舍、掖庭。考古发现的东汉陵园遗址一般有5组主要建筑遗址。根据文献记载对照遗址的特征,封土东侧当是石...
关键词:东汉帝陵 格局 陵墓建筑 释名 
论丧葬流程与东汉帝陵的变制
《中原文物》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朱津 张馨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项目编号:172DA216)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23GGJS015)的支持。
帝陵建制和丧葬流程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在两汉之际均产生了重要的变化。汉武帝时期殡礼的程序转变明显,形成以即位皇帝为礼仪核心的制度,东汉时期得以定型。葬礼活动包括送葬和下葬两个环节,东汉天子送葬活动的重大变化体现在大...
关键词:丧葬流程 东汉帝陵 生死观 制度变革 
从华芳墓志再谈洛阳邙山东汉帝陵地望
《中原文物》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刘斌 
近年洛阳邙山东汉帝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邙山东汉五陵的地望归属学界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尤其是就大汉冢是否为光武帝原陵这一关键性问题的争论最为激烈。本文以北京发现的西晋晚期重要人物王浚之妻华芳墓志中所记的...
关键词:洛阳邙山 东汉帝陵 文帝恭陵 大汉冢 
咸阳出土“东汉青铜佛像”献疑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3年第6期122-131,共10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世纪前金铜佛考古学研究”(批准号:17BKG002)阶段成果。
我国发现汉晋佛陀像超过130例,主要特征是:东汉佛像施无畏印,吴晋佛像施禅定印。咸阳青铜立佛左、右手均握衣角和袈裟形态与东汉佛像图像志特征不符,其肉髻有孔、细长眼、右撇式袈裟衣纹、莲座莲瓣扁平肥大均为十六国时期特征。咸阳青...
关键词:咸阳成任东汉晚期墓 青铜佛像 十六国时期 年代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