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性

作品数:151被引量:22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毅衡熊利平易利华陆银春赵汀阳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历史学的生存论视域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王丰收 王利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SS005)。
从生存论视域观照历史学,是历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从生存论出发,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就从现成存在的存在者转变为存在者的存在,这就使得我们对于历史学的理解从知识的欲望返回存在的欲望;关于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也因为...
关键词:历史学 生存论视域 未来性 
趋势假设中的预览:中外科幻电影未来性与媒体性探析被引量:6
《电影新作》2022年第5期37-48,共12页杨溟 何坤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项目编号:21ZD16)阶段性成果。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科幻”都源自西方科学体系,这决定了中外科幻小说、电影等艺术创作不同的起点与进程。不同的文化基因与制度环境,赋予科幻创作以不同的发展生态。科幻电影没有固定程式和标准模板,但在面向人类命运的共同关切与终极...
关键词:科幻电影 媒体性 未来性 未来学 科学教育 
社会变革视域下教育发展的未来想象
《教育视界》2022年第13期5-9,共5页马维林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家国情怀视域下高中历史审美化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HA200287)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推动了教育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了人才支撑,进而推动了社会进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形态先后经历了经验形态、原理形态和叠加形态,推动教育发展路向的转换。教育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承载着人们对人生幸...
关键词:社会变革 教育发展 价值性 主体性 未来性 
英雄与无产阶级: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悲剧内核与未来性前景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年第1期344-362,537-538,共21页马鹏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5ZDB002);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创新发展研究”(编号:19YJC710042)阶段性成果
在以资本为导向的现代性问题图景中,无产阶级概念总是被其经验性所指囿限。具体而言,贱民与无套裤汉是无产阶级概念在现代政治中被公认的典型形象,之后作为经验性主体的工人阶级则进一步置于抽象资本宰制的同质性支配之中,以此,无产阶...
关键词:英雄 无产阶级 悲剧 革命 未来性 
符号学第一悖论:解释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被引量:1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5,11,共6页赵毅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
符号学是意义之学,而意义是意识与事物世界的关联。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难解之谜:究竟是先有事物,然后用符号替代它,还是先有符号,意义是符号的创造物?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符号学研究的重点何在。文章提出符号必然先行,才迫使解...
关键词:符号 意义 不在场 未来性 
向未来敞开的哲学:德里达与尼采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44-50,共7页李永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对话研究"(11XWW007)阶段性成果
德里达和尼采批判西方主流哲学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传统的上帝、逻各斯、绝对精神等概念都代表了决定论和目的论的宇宙观,没有给时间性和历史性留出空间,从而也就扼杀了未来。按照他们的理解,文本、主体、伦理、教育和传统本身都是向未来...
关键词:未来性 主体 他人 超人 弥赛亚精神 
世界秩序是需“重建”抑或“改良”?——对于赵汀阳先生的“天下”论的回应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4期30-32,共3页徐英瑾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20)的资助
与"天下"论的若干分歧在赵汀阳先生的长文《天下秩序的未来性》中,赵先生指出:第一,在"应然"的层面上,全球伦理的实践主体应当是"世界自身"而不是特定民族国家;第二,在"实然"的层面上,民族国家依然是伦理实践的当然主体,而且,由于诸民...
关键词:赵汀阳 民族国家 世界秩序 全球伦理 实践主体 自利性 全球利益 未来性 历史遗产 不可控性 
人的未来性与教育的敞开性——试论教育对复杂未来的回应被引量:1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年第12期5-8,共4页虞嘉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民生改善调查研究"(编号:11AMZ004);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科学研究规划重大攻关项目"教育促进民生改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2ZGM2-03)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教育应运而生,而教育的产生又反过来促成了未来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变。可以说,正是教育的种种施为才使人向未来敞开,占有自己的本质。现代社会是复杂的风险社会,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敞开自身,以培养适应未来的根基深厚...
关键词:人的未来 敞开 风险社会 
意义的未来性:一个符号现象学分析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68-175,共8页赵毅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23)的阶段性成果
从符号现象学考察,意义的时间本质是个复杂的问题,意义不是被构成物,它是构成,而构成必须要有时间维度。意识在面对对象时产生意义,同时意义让意识与对象互相构成。没有意义活动,也就是说,没有意识的获义意向性所产生的符号意义,时间不...
关键词:意义 意识 时间 未来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