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作品数:839被引量:164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思超马晓北郭选贤肖照岑岳冬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阳虚、阳郁肢厥辨治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8年第7期993-997,共5页马晨欢 郝征 
阳虚致厥者可见四肢厥冷,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干不渴,或渴不多饮,代表方剂为四逆汤类。阳郁之气滞致厥者可见手足逆冷,伴胸胁苦满,或腹痛,代表方剂为四逆散。阳郁之水湿致厥者伴心下悸,或伴背寒冷如手大者,宜用茯苓甘草汤;小便短少...
关键词:肢厥 阳虚证 阳郁证 气滞 水湿 阳热 寒实 血寒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从药物质地、四气五味研究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温病用药规律被引量:5
《河南中医》2017年第9期1541-1545,共5页张华锴 郭选贤 刘正元 
财政部2010年度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编号:财社[2010]91-0700)
采用方剂计量指标体系对《温病条辨·上焦篇》方剂中药物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药物味数、药物频数、药物四气五味频次和频率、药物部位质地。《温病条辨·上焦篇》共58条条文,46首方剂,涉及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
关键词:上焦 四气五味 质地 用药规律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浅议《温病条辨》清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7年第5期785-787,共3页娄妍 汪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阴血不足或因脾虚痰郁、水土饮食的影响,导致七情所伤,造成气机郁滞,津液不行,凝聚成痰。因此,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清法"思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清热泻火...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清法 《温病条辨》 清热泻火 清热化痰 滋阴清热 
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高频药物的运用被引量:5
《河南中医》2016年第12期2047-2050,共4页陈思茵 温玉 马晓峰 
2012年天津市教委立项课题(编号:C04-1005K)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解表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在用药上以发散风寒为主,有少量发散风热药的运用,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用药主张辛温发汗解表。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亦重视使用桂枝、生姜、麻...
关键词:《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解表药 清热药 补虚药 张仲景 
从熟谙经典中寻求中医发展
《河南中医》2016年第2期192-193,共2页李明爽 王兴 于铁成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特色不能丢,中医思维不能少,在临床治疗中,做到辨证求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中医学经典历经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流传至今,...
关键词:中医发展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脾疟病证探讨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4年第6期1034-1035,共2页张磊 李海波 
《温病条辨》对脾疟病证的论述见于中焦篇,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脾不运湿,聚而生痰,复感疟疾而致。《温病条辨》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种汤证,分别为黄连白芍汤证、露姜饮证、加味露姜饮证。
关键词:脾疟 黄连白芍汤证 露姜饮证 加味露姜饮证 《温病条辨》 
三仁汤临床应用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4年第3期547-549,共3页范文东 
三仁汤出自吴瑭《温病条辨》,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是吴瑭首创用于治疗温病时邪的常用方剂之一,其主治湿温初起,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现代众多医家将其化裁后广泛用于各科疾病,在临床中发现,但凡出现湿热内蕴,属湿重于热者,无...
关键词:《温病条辨》 三仁汤 宣畅气机 清热利湿 
《温病条辨》保胎学术思想浅析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7期1047-1048,共2页聂广宁 王小云 王景辉 
《温病条辨》为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巨著,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同时,该书在妇科滑胎的诊治方面也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见解和提供了实用的治疗方法,在滑胎(殒胎)的病机方面,注重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治疗方面,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制成的膏方...
关键词:《温病条辨》 滑胎 膏方 张仲景 小建中汤 天根月窟膏 专翕膏 
《温病条辨》伏暑浅析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2年第10期1269-1270,共2页石固地 魏文迪 张铁峰 
吴鞠通以三焦为纲,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论述了伏暑的表现和诊治方法,从而使伏暑的治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对相关条文的浅析,能够真正的掌握方法,明其意而变其通,切不可刻板对待,盲目套用。学习温病条辨中伏暑的条文必须与实践相结...
关键词:伏暑 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吴鞠通 
从“五承气汤”析吴鞠通攻下理论被引量:8
《河南中医》2011年第7期729-730,共2页徐建瑞 白振军 李安祥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立有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五方,用以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吴氏临床运用攻下法时,但见腑实之证,就可根据脏腑之不同、正气之虚实、津液之亏损、缓急之轻重灵活施治。
关键词:新加黄龙汤 宣白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牛黄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攻下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