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书写

作品数:36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陶东风王荣珍陈爱敏王杰泓李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武昌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论坛》《牡丹江大学学报》《华文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记忆与个体焦虑——论王安忆小说中的“文革”书写
《芒种》2018年第12期101-108,共8页高旭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时间长,创作量也十分丰富,她的写作参与了当代文学史上众多的文学事件进程,但又不能简单地被归类至某一种流派写作之中。从《流逝》《69届初中生》《流水十三章》《叔叔的故事》到《长恨歌》《启蒙时代》等小说,作...
关键词:“文革”记忆 王安忆小说 历史记忆 书写 《69届初中生》 《叔叔的故事》 《流水十三章》 焦虑 
“个人化写作”下的“文革”书写--论方英文长篇小说《群山绝响》被引量:2
《商洛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冯阳 
作为陕西第三代作家的方英文,他在其最新的长篇小说《群山绝响》中表现出非常鲜明的"个人化写作"特色。一方面,通过还原出个人作为历史活动中的真实主体以及极尽详细地展示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小说消解掉了"文革"历史的政治性以及意识...
关键词:《群山绝响》 宏大叙事 个人化写作 
内外有别:“文革”书写的两种类型(下)
《上海文化》2018年第6期100-113,共14页陶东风 
本文以王蒙的《布礼》《蝴蝶》与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以及杨绛的《干校六记》、郑念的《上海生死劫》,深入分析这两类作家"文革"书写的差异。作为革命组织内部人的王蒙和丛维熙,在书写本人"文革"遭际时,在思想上不能超越其所效...
关键词:“文革”书写 内部人 王蒙 丛维熙 外部人 杨绛 郑念 
内外有别:“文革”书写的两种类型(上)
《上海文化》2018年第4期96-105,110,共11页陶东风 
本文以王蒙的《布礼》《蝴蝶》与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以及杨绛《干校六记》、郑念《上海生死劫》,深入分析这两类作家"文革"书写的差异。作为革命组织内部人的王蒙和丛维熙,在书写本人"文革"遭际时,在思想上不能超越其所效忠的...
关键词:“'文革’书写” 内部人 王蒙 丛维熙 外部人 杨绛 郑念 
闵安琪《红杜鹃》中的“文革”书写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17年第5期116-121,共6页唐书哲 
2016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华人新移民英语文学中的‘越界’现象研究"(2016SJD750036)
从启蒙现代性的角度来看,美华作家闵安琪《红杜鹃》中的"文革"书写是作家在西方语境下,从叙事者的主体性、行政系统对私人领域的入侵和人性解放的"解放叙事"等方面用普遍人性和民主自由等"现代性"普适价值观反观"文革"时期的中国,是一...
关键词:闵安琪 《红杜鹃》 现代性 “文革”书写 普适主题 
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3期330-339,共10页韩伟 程丹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代中国许多作家陆续以这段沉重的历史为题材创作出大批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作家都以“文化大革命”直接参与者或受害者的形象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叙述。这些作品中有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控诉的“伤痕...
关键词:回忆性 文革叙事 叙述自我 “文革” 性叙事 叙述文本 经验自我 叙述者 第一人称叙事 
陈若曦《尹县长》为首“文革书写”的流通与接受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4X期22-23,25,共3页林晓兰 
作为台湾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描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陆'铁幕'生活的'文革作品',从港台而'风靡'海外文坛.曾投奔中国大陆的台湾作家陈若曦,作为'文革'的亲历者,其以短篇小说《尹县长》起笔;既以此成为中国大陆'伤痕文学'的滥觞,...
关键词:陈若曦 尹县长 文革书写 流通 接受 
试论杨绛“文革”书写的身份认同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30-33,共4页杜昆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W011);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14CWX019)
散文《干校六记》和《丙午丁未年纪事》是杨绛晚年集中书写的"文革"回忆,呈现出节制从容的个人化风格。杨绛所采用的"边缘人"和"旁观者"的叙述立场,使其"文革"书写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更具有艺术魅力,对建构作家自我形象与身份认同更直...
关键词:杨绛 “文革”书写 身份认同 期待视野 
比较论述严歌苓的文革书写
《长江丛刊》2016年第24期45-46,共2页李子君 
六十年代作家是历史的旁观者,他们在文革度过了自己的儿童时期,文革事件便不自觉出现在他们书写的往事中。他们并不直面大时代的历史场景,而是让个体生命穿梭在大时代夹缝中。他们更注重个性的体验,在普通人生活中寻求自己的话语表达。...
关键词:文革 严歌苓 人性 迟子建 张戎 
时代的印象写真——论严歌苓的“文革”书写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34-36,共3页李娜 
在书写"文革"的海外移民作家当中,最具特色且引人瞩目的当属严歌苓。在她的作品中,真实复杂的"文革"历史渐渐被置换为表现人性的故事底色,"文革"宏大的历史意义也被消解。根据创作时间,她的"文革"书写大致可分为移民前和移民后,其移民...
关键词:严歌苓 人性书写 “文革”题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