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旗叶

作品数:98被引量:1578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天财于振文王晨阳王永华马冬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素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48-56,共9页王君 黄杰 葛昌斌 曹燕燕 乔冀良 张振永 齐双丽 卢雯瑩 廖平安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漯河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03);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22010101);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高产抗逆小麦品种漯麦906推广示范(Z20231811053)。
研究氮素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可以为区域性冬小麦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相同生态区2个市级农业科学院选育的9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施氮量均设0(N_(1))、120(N_(...
关键词:小麦 氮素 光合特性 灌浆特性 产量 
花前不同时段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第8期1066-1077,共12页秦博雅 徐雨薇 宋庆宇 马亮亮 张月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樊永惠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QC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9A2021);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项目(yj2018-38);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03087060)。
全球变暖表现出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的非对称性增温特点,小麦作为温凉型作物,产量和生理特性易受非对称性增温的影响。为探究花前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最形成的影响,以春性品种扬麦18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盆...
关键词:小麦 夜间增温 光合特性 产量 
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年第2期38-49,共12页许允硕 高昱 陈双 李武波 李亚君 石岩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2218036);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GNC106068);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0107)。
为探究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处理:不施保水剂(CK)、分别施用15、30、45 kg·hm^(-2)复合保水剂(T1、T2、T3)和施用30 kg·hm^(-2)凹凸棒石保水剂(T4)。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冬小麦 复合保水剂 光合特性 衰老特性 产量 盐碱地 
不同时期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9期43-51,共9页赵金科 徐学欣 曲文凯 刘帅 徐宇凡 孟繁港 贾靖 赵长星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716);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公关项目(2021-54);青岛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推广团队项目(6622316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604)。
【目的】探究华北地区的高效水氮管理模式,明确按需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滴灌条件下设置了N1(180 kg/hm^(2))和N2(210 kg/hm^(2))2个施氮梯度,S2(拔节期和开花...
关键词:滴灌水肥一体化 冬小麦 光合特性 衰老特性 产量 
高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被引量: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3期399-408,共10页杨程 李向东 杜思梦 张德奇 时艳华 王汉芳 邵运辉 方保停 程红建 位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计划(2022YQ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24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能力下降是影响小麦灌浆和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探明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有助于小麦高温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选取35个河南省不同年代的主栽小麦品种,在离体条件下采用快速叶绿素荧光、820 n...
关键词:高温 光合机构 快速叶绿素荧光 延迟荧光 820 nm光反射 冬小麦 耐高温类型 
大气CO_(2)与温度升高对北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23期4984-4995,共12页宗毓铮 张函青 李萍 张东升 林文 薛建福 高志强 郝兴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202-5,2019YFA0607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773);山西农业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JRC201602);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601D021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501276)。
【目的】探讨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增温影响下北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征、碳氮代谢物、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的调节适应规律,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中科2011”为材料,利用封闭式人工气候室,设置对照CK...
关键词:CO_(2)浓度升高 气温升高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生育期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新疆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高永红 雷钧杰 张永强 陈传信 方辉 范贵强 丁银灯 黄天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379,5187926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40609);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CARS-3-49);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喀什综合试验站(CARS-3-50)。
【目的】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3)株/hm^(2)(M_(1)),525×10^(3)株/hm^(2)(M_(2)),600×10^(3)株/hm^(2)(M_(3)),...
关键词:核麦间作 密度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干旱对冬小麦旗叶光合参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江苏农业学报》2021年第5期1108-1118,共11页吴金芝 黄明 王志敏 李友军 张振旺 王贺正 付国占 陈明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9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0);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480082)。
为了探讨干旱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3-2015年,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设置拔节后持续干旱处理(W_(1)处理,0~140 cm...
关键词:冬小麦 干旱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抽穗后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29期22-31,共10页李龙华 赵鹏涛 张耀文 赵小光 翟周平 侯君利 尚毅 罗红炼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项目“高产高抗小麦新品种陕垦224的示范推广”(2020TG-02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优质专用硬粒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2020NY-8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彩色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2019ZDLNY04-01)。
为了探讨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光合作用与经济产量的关系,本研究选取4个不同冬小麦品种分别在6个生育时期进行了光合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旗叶6项光合特性指标随发育进程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基本相同,但不同品种在...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系) 抽穗期后 光合特性 产量 
旱作区双免耕覆盖下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研究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20年第7期843-849,共7页邵运辉 李俊红 岳俊芹 丁志强 张德奇 方保停 杨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700)。
为了解旱作区双免耕覆盖下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通过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双免耕覆盖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以及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密度与传统耕作(对照)的差异...
关键词:旱作区 双免耕覆盖 冬小麦 光合特性 根系分布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