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诗歌

作品数:63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晓鸿彭福荣汤志波童凤畅王先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典文学知识》《咸阳师范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飞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石屏文人诗歌用韵研究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施营春 赵锦华 
红河州石屏县素有“文献名邦”“文学南滇第一州”美名。明清以来,石屏文风享誉云南。从清代石屏文人的诗歌用韵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用韵娴熟和谐,二是存在沿用u、ü押韵旧制情形,三是显现石屏方言痕迹。究其原因是文化和语音接触的结果。
关键词:石屏县 清代文人 诗歌用韵 
说战国秦汉士人“任侠”
《文史知识》2024年第6期5-12,共8页王子今 
“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们的心中,谁没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憧憬与期待,谁不会幻想自己就是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而自战国秦汉起,就真有这样的一批人以“游侠”自居,影响了后代王朝的无数文人墨客。本期“特别关注”,我们诚邀三位作者,带...
关键词:武侠小说 战国秦汉 侠客 文人诗歌 
明清时期江苏文人诗歌下的贵州形象
《汉字文化》2024年第10期61-63,共3页华康炜 
明清时期的贵州,常被视为“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山岭众多,阻碍了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也使许多外人缺乏对贵州的了解。实际上,明清时期的贵州,中原王朝对其进行了很大的治理和开发,早在永乐年间就在这里设立行省,这标志着贵州正式进入中...
关键词:明清时期 江苏文人 贵州诗歌 
写本语境中的文人诗歌应用——以敦煌婚仪写本为例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2年第4期49-62,共14页朱利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16ZDA175)。
敦煌写本中有不少应用于婚仪的实用文本,有的文本还借用现成的文人作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写本系联、文本分析和字体比对等方式,将抄有文人诗、赋的写本与仪式联系起来,揭示隐藏在文人作品背后的仪式的存在;并对这些作...
关键词:写本语境 敦煌婚仪 文人诗歌 断章取义 摄盛 
禅宗“明心见性”观念对北宋文人诗歌的影响被引量:1
《丽水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69-77,共9页肖田田 
禅宗“明心见性”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北宋文人的诗歌创作。在禅宗思想观念中,真心“无所还”,众生开悟后就可明清净之心、见不生不灭之性,即“明心见性”。真心如水、如镜、如月、如寒灰,真心无所住,心净则一切净。苏轼、黄庭坚等人在诗...
关键词:明心见性 宋代诗歌 苏轼 黄庭坚 
敦煌诗集残卷高适诗读札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1期121-127,共7页胡可先 
敦煌写本文人诗歌,是敦煌文献的重要宝藏,也是文学研究得以凭借的原始文献。在敦煌写本诗集残卷中,高适诗歌占有重要地位。敦煌遗书所存高适诗写卷共有十二种,其中有些卷子全部为高适诗,有些卷子既有高适诗,也有其他诗人之作。值得我们...
关键词:边塞诗 高适 敦煌写本 入幕 敦煌残卷 敦煌遗书 敦煌文献 文人诗歌 
明代闽籍文人诗歌的武夷抒写被引量:1
《武夷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张博 
武夷山风光独特优美且为儒、释、道三教名山,为明代闽籍文人的抒写对象。明代闽籍文人的武夷抒写主要围绕武夷山水和道教文化展开,形式以组诗为主,内容旨趣多为摆脱现实失意、寄情山水和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理想。道教追求逍遥长生的理...
关键词:明代 闽籍文人 武夷抒写 武夷山水 武夷道教 
屈原《离骚》的元典之美——“诗话端午”之一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吴广平 
屈原是拉开中国文人诗歌和作家文学序幕的天才。他以经天纬地之才,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千古杰构;以抱石沉江之举,矗立起一座民族精神雕像,让后人通过每年的端午竞渡来追怀、凭吊。又到一年粽飘香,又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
关键词:《九歌》 作家文学 文人诗歌 中国传统节日 《离骚》 端午 《天问》 诗话 
明清思南地区文人诗歌作品简析——基于道光《思南府续志》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2期56-57,共2页杨晚潜 
思南地区隶属于贵州省,明清时期思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繁荣,基于道光《思南府续志》中艺文门中所收录的诗歌作品,对诗歌及其作者的类型进行基本统计,从诗歌反映的地域特色及教化功能方面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思南地区 明清 思南府续志 诗歌 
清代“改土归流”后的湘西诗坛
《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41-53,共13页刘熹桁 
"改土归流"后,在清廷文教政策的影响下,湘西诗坛逐渐孕育成型。仕湘官员与本土文人构成湘西诗坛的两大创作阵营。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湘西文人诗歌表现出重视地域文化书写、语言清丽刚健及追求淡泊诗风的艺术特色。诗歌创作在文化融合...
关键词:改土归流 文人诗歌 湘西诗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