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作品数:10852被引量:6012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鲁枢元张玉能张炯吕睿杨守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讯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18-18,30,38,181,223,共5页
《认知符号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新路径》作者:马大康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5月本书分别阐述了行为、语言和其他各种类型符号不同的施行方式、性质及功能,它们关联世界的不同模式,并吸收中国古代思想精华,力图超越西方...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 认知符号学 人与世界的关系 研究新路径 文学艺术 关联世界 符号 
“文人词”视野下的稼轩词及其文本意义考察——重审“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层级结构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162-171,共10页杨吉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唐宋词中的器物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2BW070]的阶段性成果。
辛弃疾“文人”与“士大夫”双重身份的合流,使稼轩词既较好地表达了辛弃疾面向社会公共领域追求自我政治生命价值的人生情感体验,也相对立体地呈现出他在自我私人生活领域的实际生存境况,从而成就稼轩词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独特词风,凸显...
关键词:文人 文人词 稼轩词 
符号结构与感觉重构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1-13,共13页马大康 王正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FZWB019]的阶段性成果。
所有符号都是由言语行为与行为语言协同建构的,因此,最终都可以由这两者协同作用加以解释。只有深入了解行为语言、言语行为、其他符号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符号系统,特别是言语行为和行为语言的施行方式和性质,才能对文学艺术作出合理解释...
关键词:文学艺术 符号 文化惯例 感觉配置 
行为语言·无意识结构·文学活动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6-18,共13页马大康 
人的意识是由言语行为记忆建构的,无意识则是由行为语言记忆建构的。两种语言(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决定着意识、无意识结构的联系和区别,也决定着双方既可沟通又不可通约的关系。因此,拉康以普通语言的结构来解释无意识是不严谨的。审...
关键词:意识 无意识 言语行为 行为语言 审美 文学艺术 
从仪式神圣世界到文学艺术的虚构世界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115-126,共12页马大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后现代视域中的文学虚构问题研究”[10BZW003]的阶段成果
劳动实践是文学艺术产生的终极根源,然而,却必须经过原始仪式活动这个中介环节。原始仪式活动是孕育文学艺术的母胎。在仪式活动中,神灵观念的形成,开启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从而为原始形象符号活动向文学艺术活动演化提供了决...
关键词:原始仪式 文学艺术起源 虚构 神圣 
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被引量:22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132-134,共3页鲁枢元 
关键词:现代生态学 文艺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 生态文艺学 中国 文学艺术 女性批评 后殖民批评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邓晓芒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文学艺术 人文精神 
敬悼施蛰存教授逝世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9-9,共1页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施蛰存 追悼会 文学艺术 学术成就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矛盾
《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作家 文学艺术 自觉 “五四” 必然 放弃 矛盾 
“自然”主题的现代衰变——兼及“生态文艺潮”的崛起被引量:9
《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2-10,共9页鲁枢元 
关键词:“自然”主题 生态文艺潮 文学艺术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