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神

作品数:90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志刚姜春斯炎伟周星李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艺精神的设计表达——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文化园区项目策划及设计
《建筑学报》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屈培青 阎飞 常小勇 王琦 高伟 
基于鲁艺旧址文化园区项目在策划阶段提出保护和利用平衡的策略,场地设计阶段通过视线、轴线、流线设计,还原了历史场景与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建筑设计阶段同时结合鲁艺旧址建筑特征与地域性建筑元素进行设计。以此探讨如何遵循自然环境...
关键词:鲁迅艺术文学院 旧址保护 文艺精神 地域特征 设计实践 策划设计 
保罗·克利的中国文艺精神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曾分良 
2022年度黑龙江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保罗·克利学东方及其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B066。
在保罗·克利的艺术中,有不少作品受到了中国文艺精神的影响。有评论认为:在音乐和诗歌之后,克利艺术中的第三个决定因素是东方精神,表明他与东方的亲和力是显而易见的。而在东方精神对克利的影响中,来自远东,尤其是中国文艺精神,对克...
关键词:保罗·克利 艺术作品 中国 精神 
历史与现实——中国油画艺术的文艺精神与理想构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李伟 
中国油画艺术的文艺精神与理想构建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的根本性问题,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油画发展的脉络和文艺精神的面貌,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精神构建的历史与现实顺应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立足当下,追溯古今,对中国油画艺术兴起与...
关键词:中国油画 中西融合 文艺精神 新时代 文化自信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起草与精神场域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2期51-60,共10页斯炎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研究”(项目编号:19AZW017)的阶段性成果。
对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认知不能止于文学史“常识”,需要作历史化分析。由胡乔木等负责起草《祝词》,是中央致力于办一次思想解放的大会的结果。《祝词》在当时受到了代表热烈的拥护,但会场内外也有人认为《祝词》思想解放过了头...
关键词: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祝词》 起草 文艺精神 
拾忆戏剧艺术活动,传承革命文艺精神——以大连特殊解放区戏剧活动为例
《剧作家》2023年第6期130-132,共3页古雅静 
特殊解放区时期是大连历史篇章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在结束了侵略者半个多世纪的蹂躏之后,大连人民终于从黑暗中逐渐走出来,获得新生。在这期间,大连地区的戏剧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来自延安的生力军“东北文工团”将...
关键词:特殊解放区 文艺精神 革命文艺 东北文工团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起草与精神场域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9-18,共10页斯炎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研究”(项目编号:19AZW017)的阶段性成果。
对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认知不能止于文学史“常识”,需要作历史化分析。由胡乔木等负责起草《祝词》,是中央致力于办一次思想解放的大会的结果。《祝词》在当时受到了代表热烈的拥护,但会场内外也有人认为《祝词》思想解放过了头...
关键词: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祝词》 起草 文艺精神 
丝巾与中国文艺精神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23年第4期239-245,共7页傅修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项目号:16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丝巾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一个能见度很高的流行物,对其作深度考察有利于增进对中国艺术精神与审美传统的理解。把丝巾与丝袜相对照,可以看出它们代表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对立。丝巾的可上可下、可系可解和可挥可甩...
关键词:丝巾 飘带精神 审美传统 
改造“二流子”话语的再解读——以延安鲁艺文艺精神为中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罗旭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民间音乐艺术元素对于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8K02)。
改造“二流子”话语以秧歌戏的形式表达出来,实则是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在为工农兵服务过程中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借鉴与成功转化。成功改造“二流子”作为八十年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全社会、管理社会的重要成果,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
关键词:延安秧歌剧 赵树理 改造“二流子” 人民性 
中德文艺精神的碰撞与交融——记“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画界》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李默 
中国与德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自中德建交以来,文艺作为构建国际关系的桥梁之一,使艺术家们的交流互鉴成为夯实两国“友谊之桥”的重要基础。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在视觉艺术领域通过艺术机构、美术学府之间的密切往来,多次互访并...
关键词:艺术交流 视觉艺术 交流互鉴 多元化 友好关系 碰撞与交融 中国与德国 作品展 
立根铸魂: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
《当代美术家》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宋蔚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1YJA760053);2019安徽省质量工程精品课程项目(2019kfkc172)研究成果。
基于文艺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是以现代媒介形式为依托,由主创群体引导开展或大众自发开展的主题性美育范式。本文以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为切入点,聚焦主题性创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下大众美育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两个层面的...
关键词:主题性创作 大众美育 文艺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