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修延

作品数:80被引量:64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叙事叙事学听觉叙事传统中国叙事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比较文学》《江海学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巾与中国文艺精神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23年第4期239-245,共7页傅修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项目号:16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丝巾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一个能见度很高的流行物,对其作深度考察有利于增进对中国艺术精神与审美传统的理解。把丝巾与丝袜相对照,可以看出它们代表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对立。丝巾的可上可下、可系可解和可挥可甩...
关键词:丝巾 飘带精神 审美传统 
人类是“叙事人”吗?被引量:2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51-53,共3页傅修延 
叙事热兴起的根源,在于今人对叙事的本质与功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人类学家指出讲故事是人类的独家本领,一些人甚至提出建议,要把人类的物种学名从“智人”(Homo sapiens)改为“叙事人”(Hommo narrativus)!因为人类并非唯一拥有智慧的...
关键词:叙事学 智人 讲故事 人类学家 
人类是“叙事人”吗?--何谓叙事、叙事何为与叙事学向何处去被引量:2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6-101,共16页傅修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
叙事热兴起的根源,在于今人对叙事的本质与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些人甚至建议把人类的物种学名由“智人”改为“叙事人”。叙事的主体为有伦理立场的人,叙事因此必然体现或促成某种价值观,而叙事带来的价值认同又能凝聚起分散的个...
关键词:叙事 叙事学 “叙事人” 价值观 
饮食叙事与互渗思维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34-144,207,共12页傅修延 钟泽芳 
饮食男女为人之大欲,传世文献对饮食行为的记述,反映了人类为维系生存和改善状态所作的种种努力。互渗指先民心目中万物因“交感”和“触染”而发生的相互浸透,受这种思维的影响,一些现代人仍相信食物的某些属性会随摄入过程进入人体。...
关键词:饮食叙事 互渗思维 愿望 
城市叙事与当代城市形象更新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10期4-31,177,共29页傅修延 刘勇 王一川 陆扬 王宏图 包亚明 孙玮 何言宏 潘霁 
在经历了镜像城市、广普城市的迷失后,中国的城市叙事逐渐将目光投向“内心”,即从他城走向“我城”,在寻常巷陌的烟火气中诉说城市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这种城市叙事方式的回归,表面上是城市语法重组和形象再造,背后是欲望与记忆的重...
关键词:《探索与争鸣》 城市叙事 城市形象 危机时刻 社会凝聚力 领域专家 置身其中 建立信任 
传承赣鄱文化薪火的千秋工程被引量:2
《当代江西》2022年第6期58-59,共2页傅修延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形容江西,这8个字意味着在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前辈赣人将地方上的各种物质资源利用到了极致,为江西赢得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一脍炙人口的地域文化美誉。由于环境资源丰富和人民勤劳智慧,...
关键词:《滕王阁序》 赣鄱文化 工业化时代 文化景观 稻作文化 摇曳多姿 鄱阳湖流域 地域文化 
诵读与叙事体验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56-57,共2页傅修延 
前人早就指出语言是声音的符号。文学作品既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其生产与消费自然离不开声音,也就是说许多作品是为“听”而创作出来的,光“看”不“听”无异于买椟还珠,有违文学的本意与初衷。
关键词:语言文字 文学作品 买椟还珠 叙事体验 生产与消费 声音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学跨学科前沿(笔谈)被引量:2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9-105,共27页聂珍钊 傅修延 刘建军 吴笛 杨金才 张同胜 苏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1AWW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俄罗斯古代诗歌发展史”(21FWWA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21&ZD264)。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并在发展中逐渐建构起具有中国独特话语体系的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而且在国际传播及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建构方面也成效斐然。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学术话语权 理论与实践 成效斐然 话语体系 跨学科研究 体系建构 
从“听感视觉”角度认识敦煌壁画——以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为例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86-98,共13页傅修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项目号:16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听感视觉”是以听觉想象加诸视觉所见,古人在观看造型作品时早就懂得“脑补”相关声音。佛教文化重视口传,欣赏和研究敦煌壁画须考虑到声音的在场。观无量寿经变上的音景由主调音(说法与响应)、信号音(钟鼓声)与标志音(伎乐禽鸣)等构...
关键词:听感 视觉 音景 敦煌壁画 经变 
叙事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傅修延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5-16,157,共13页邱宗珍 傅修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
本篇访谈围绕"叙事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话题进行。研究叙事犹如在可能的世界中自由穿行,它可以让人领略到日常生活之外的诸多妙趣。不管多么复杂深奥的研究,其始发必与研究者的某种好奇心有关,而好奇心引发出的兴趣一旦熊熊燃烧起来,再...
关键词:叙事学 兴趣 趣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