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

作品数:21195被引量:15943H指数:5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啸师安宁高圣平刁其怀蔡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国土资源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7期79-80,共2页潘其麟 
不动产抵押善意取得是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延伸,体现了善意取得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具体的分析与比较可知,两者的构成要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不动产抵押善意取得的要件具体为:债务人或第三人无权处分、债权人为善意、...
关键词:不动产抵押权 善意取得 冒名处分 完善建议 
试析借名买房的所有权归属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3期45-46,共2页刘德玉 
房地产资源的供给关系是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会出台不同的政策予以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之下,部分没有实际购房资格的人出于某种目的会采用"借名买房"的形式达到拥有不动产的目的。本文则是...
关键词:借名买房 不动产 所有权 产权归属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的模式选择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1期85-86,共2页李亚男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的模式选择不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即抵押关系存续期间,抵押人对不动产抵押物是否享有处分权;而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即是否存在足够的理由限制抵押人对不动产抵押物的处分权。由于自由转让模式较限制转让模式能更好的平...
关键词:不动产抵押物 利益平衡 模式选择 
冒名处分不动产的法律适用探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6期60-61,共2页陈亚纳 
冒名处分不动产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种类型,民法理论、司法实务界对冒名处分不动产法律性质也存在较多争议。基于此,文章以冒名处分不动产为切入点,在简要概述冒名处分不动产行为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冒名处分不动产真实案件,阐述了冒名...
关键词:冒名处分 不动产 善意取得 类推适用 
基于民法分则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思考与建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6期10-11,共2页张新兰 
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登记对抗模式为目前物债两分体系以及公示公信原则所产生的影响,并研究其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善意获取制度适用价值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同时通过具体列举一些举例案例以及相关影响,对民法分则中关于不...
关键词:物权变动模式 善意获取 公示公信 
浅谈离婚协议中不动产分割约定能否对抗基于债权的执行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3期62-63,共2页季春玲 耿宇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中涉及对于房产类共同财产的处理也越来越多。在此社会背景下,因协议离婚而约定房产归属于某一方所有、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过户、因而致使第三方债权人与原夫妻中的某一方发生执行异议之诉...
关键词:协议离婚 不动产分割 执行异议之诉 夫妻财产契约 
论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从《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说起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9期218-220,共3页胡奎 
因不动产与特殊动产、一般动产存在重大区别,故法律对不动产物权实行强制登记制度,对特殊动产物权实行强制登记与自愿登记相结合的制度,对一般动产物权不要求登记。但我国《物权法》与《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规定,一般动产中的机器设备、...
关键词:特殊动产 一般动产 强制登记 自愿登记 登记对抗效力 
不动产抵押担保范围登记不明确的优先受偿范围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1期51-53,共3页吴怡辰 
不动产抵押是十分常见的金融交易担保方式,不动产抵押权的取得需要办理抵押登记。然而在实务操作中,因相关部门法规并不详尽,抵押登记信息不明确的现象已成常态。'抵押担保范围'作为《物权法》与《担保法》规定的抵押合同应有内容,却并...
关键词:不动产抵押 登记公示 意思自治 担保范围 优先受偿 
民事执行中未办理过户登记的不动产受让人权益保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1期54-55,共2页道永升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除继承、行政征收、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非因法律行为所取得的物权外,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由于我国现行房地产开发及产权登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买受...
关键词:不动产 登记 债权 
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策略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9期36-37,共2页沈伟民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化解不动产交易市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正视该制度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选择物权变动手段、完善不动产登记体系、逐渐完善预告登记制度,从而有效发挥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
关键词:不动产 预告登记制度 完善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