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用益物权

作品数:18被引量:10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夏杰王思源高圣平李永军李家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神州》《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民法典上用益物权的内涵与外延被引量:33
《清华法学》2020年第3期78-92,共15页李永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的内部与外部体系研究(项目号18ZDA 141)”;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法典分则立法的外在与内在体系研究(项目号18AFX014)”的阶段性成果。
罗马法以降,各国(地区)民法典中关于用益物权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不同,均有很强的本土化特征。我国学理及民法典规定的"用益物权"与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差异巨大,大大缩小了"用益性物权"的范围,主要是受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影...
关键词:用益物权 地役权 役权 物权法定 动产用益物权 
动产的现实价值与物权编规则需求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199-211,共13页孟勤国 
"动产不甚重要"的理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大陆法系民法的"动产规则"和"学理",以致现有动产法律规则和学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型动产的涌现和财产资产化的升级使得动产有了以往时代所没有的重要价值,中国民法...
关键词:物权编 物权变动 动产登记 动产用益物权 
从林地使用权看用益物权的权利种类设定
《中国不动产》2018年第4期29-29,共1页王晓丽 
建议对现有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不动产用益物权权利种类进行全面梳理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 林地使用权 种类 权利 自然资源 土地 
浅谈动产用益物权的善意取得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年第1期124-124,共1页刘祥 
动产用益物权是对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租赁权是指承租人以租赁合同取得的,对租赁物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我国《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 善意取得 
论动产用益物权的法制完善——从《物权法》第117条说起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安德方 
在我国,动产能否设置用益物权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议题。这主要因为我国物权体系学习大陆法系,而东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对动产用益物权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立法态度,东亚国家普遍不予设置。这也是我国持废弃观点学者的一大理由。我国2007年...
关键词:物权 用益物权 动产 公示制度 
论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构造被引量:55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60-169,共10页高圣平 王思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FX077)
融资租赁交易是以出租人和承租人为当事人的两方交易,三方结构安排不利于厘清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也与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有违。融资租赁交易的权利构造可以设计成"所有权+用益物权"模式,也可以设计成"所有权+租赁权"模式。这两种...
关键词:融资租赁 三方结构 动产用益物权 物权公示 登记对抗主义 
论动产用益物权——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17条之规定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30-32,共3页沈虓天 
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对他人动产利用的需求,动产用益物权相较于债权性的利用方式,能够为利用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护机制。我国《物权法》第117条对动产用益物权的确认打破了"用益物权只能以不动产为限"的思想观念,是对我国物权理论的...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 物权法定 
浅论动产用益物权适用前景
《知识经济》2011年第9期24-24,共1页胡楠 姜蕾蕾 
通行观点对于《物权法》第117条规定动产可以作为用益物权的客体的理解有立法矛盾和立法预留空间之争。通过对动产用益物权内涵和外延以及适用诸方面的考察和界定,其公示应采登记对抗主义,动产租赁权可以纳入动产用益物权的范畴。且该...
关键词:动产 用益物权 公示 租赁 低碳 
浅析动产用益物权
《神州》2011年第12期217-217,共1页王宝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所有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用益物权的立法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法律的观念更多的是关注物的利用,动产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对于规范现实生活中各类财产利用关系,实现物尽其用,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体系 现实生活 物尽其用 利用 立法 法律 
论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的构建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第3期11-12,共2页李俊兰 
在我国目前的物权立法中,并没有将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特权进行严格区分。因此动产特权法体系尚不明确清晰。在动产物权法体系构建过程中,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从学理上加以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动产物权法体系应当包括总则、所有权制度、...
关键词:动产物权所有权 动产用益物权 动产担保 占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