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启蒙运动

作品数:58被引量:1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非盘剑陈亚杰张光芒冯崇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神州》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被引量:2
《杭州》2021年第6期68-68,共1页汪晖 
本书将"有关中国革命及其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作为全书的研究宗旨,致力于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历史建构为思考的对象。开篇即开宗明义,对于"世纪"这一概念的"诞生"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阔又纵贯的阐释与分析,其余篇章主要聚...
关键词:历史建构 五四启蒙运动 十月革命 逻辑 系统性 意识形态 政治 
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五四启蒙运动中的“觉悟”话语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21-131,共11页俞祖华 
五四启蒙开启了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新阶段:从技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问题层层递进,达到了“吾人最后之觉悟”;从鸦片战争时期少数先驱者个体觉醒,到甲午战败后士大夫阶层“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再发展到五四时期实现“全面觉醒”;从近代...
关键词:五四启蒙 全面觉醒 觉悟 话语 自觉 
我的民国故事——刘绪贻回忆录(二)
《武汉文史资料》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刘绪贻 余坦坦 
1929年,是我的生活和命运出现重大转变的一年.从这-年起,我连续系统地受了12年学校教育,而这种教育,基本上是在五四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进行的,对我的思想定型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回忆录 刘绪贻 故事 民国 五四启蒙运动 学校教育 
80年代新启蒙思潮与五四启蒙运动的关系探析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5期296-297,共2页刘蓉 
80年代的新启蒙思潮被人们称为“第二次新文化运动”,这场新的运动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对80年代新启蒙思潮与五四时期...
关键词:80年代 新启蒙思潮 五四运动 
浅议五四启蒙运动中的“妇女问题”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3期183-183,共1页穆国虎 
中国推翻帝制已百年。这百年中,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满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从五四到新时期;从落后到摆脱贫穷再到奔向现代化;从丧权辱国到独立自主。凡此种种,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关键。百年来,中国的政治...
关键词:妇女问题 启蒙 五四 经济独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喊错口号批错对象了吗?
《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128-128,共1页商昌宝 
从9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撰文指出,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儒表法里”的根本性结构,“五四”启蒙运动“批儒不批法”的选择并未抓住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文明发展和文化近代化过程的误解,这一情势甚至与日后的...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启蒙运动 中国传统社会 90年代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 历史语境 民主与科学 中国问题 
重评五四启蒙运动的目标指向
《北方文学(下)》2015年第7期153-153,155,共2页朱琳 
五四启蒙运动长期以来一直遭到各种误解和非议,认为五四启蒙运动是从属和服务于救亡的,事实并非如此,五四启蒙运动虽然与救亡相关联,但它是以人为出发点,目标指向是人而不是民族或国家;五四与儒家文化。
关键词:启蒙运动 救亡 儒家文化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心理——从“五四”启蒙运动讲开去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刘畅 
20世纪初,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因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因此又被称为"五四"启蒙。这场运动将以资本主义配置为典范的现代性观念广泛传播,但最终中国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心理上来看,这其中...
关键词:“五四”启蒙 社会主义 儒家文化 
现代文学对五四启蒙现代性的自反性叙事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8期153-154,共2页张惠玲 
五四新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重要的历史性产物,在响应五四启蒙运动的号召下,作为思想启蒙的工具而不断完善。它对现代性的追求,充满着浓厚的启蒙意义,确定了构建新文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范式。其思想价值观的核心,在于对现代文明、个性主...
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 启蒙现代性 现代文学 叙事 自反性 五四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学 思想启蒙 
试论新启蒙运动之“新”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192-198,共7页谭群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与中国社会意识转型"[项目编号:12JJD7100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语境下的新启蒙运动之"新",具有"重新"、"进步"、"综合"、"深入"、"开新"多重含义。作为启蒙运动之一,它不以反封建、反传统而以反异族奴役为基点,超越了一般启蒙运动对传统的基本否定而要努力弘扬其精华,...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 五四启蒙运动 救亡 国粹 动的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