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变法

作品数:234被引量:1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胜宽徐春娟陈荣刘培萧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熙丰变法:超前的系统性改革
《中国改革》2025年第2期83-84,共2页萧瀚 
熙丰变法尤其熙宁变法在中国改革史上具有空前的系统性特征——孤立看很普通的政策,系统看却可能举足轻重。从2020年1月起念到2023年12月底杀青,写这本书,我花了整四年时间——虽然最早动手写作其中的章节要晚至2021年中,并且在此次出...
关键词:熙丰变法 熙宁变法 四年 三分之一 系统性特征 系统性改革 动手 
宋神宗与王安石“熙宁变法”
《春秋》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刘德增 
一个皇朝能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行改革。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总或多或少的有人反对。反对的人绝大多数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维护自身既得利益,二是出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传统心理--法祖。因此,反传统的改革无...
关键词:熙宁变法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势力 王安石 既得利益 宋神宗 长治久安 改革 
熙宁变法中的道学之争及审美转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21-130,149,共11页李昌舒 曹务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士人美学研究”(24BZX05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整理与研究”(21&ZD068)成果之一。
熙宁变法不仅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北宋风起云涌的儒家思想内部的一次激烈冲突,主要是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与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之间的矛盾。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变法的政治冲突,或者是具体的学术之争,但通过对二者思想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
关键词:熙宁变法 道学之争 新学 洛学 审美转向 
北宋时期“异论相搅”思想及其实践影响
《政治思想史》2024年第4期19-34,197,共17页王智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黄河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进路研究”(24YJA710044)的阶段成果。
为抑制臣权膨胀,北宋自赵匡胤开始全面推行重文抑武方针,同时探索了一套包括“异论相搅”在内的“驭臣宝训”,以防范诸臣“万口同议”而为非。“异论相搅”思想的政治实践,不仅令庆历新政草草收场,更成为熙宁变法进程的严重阻碍。反对...
关键词:“异论相搅” 熙宁变法 “驭臣宝训” 祖宗之法 
论福州柏山宋代“游惨村山诗刻”的真实性及重要价值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446-455,共10页韩少春 
“钓鳖石题刻”“游惨村山诗刻”左右并立,皆在福州柏山。前者上刻“钓鳖”二字,其下署名“才翁”,也即北宋著名文人苏舜元。后者上刻二诗,第一首署名张徽,曾任北宋福建转运使。第二首署名蒋之奇,曾任福建转运判官。诗尾署名刻诗者乃长...
关键词:游惨村山诗刻 熙宁变法与水利建设 文献辑佚 田野作业 
王安石变法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12期12-12,共1页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枳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结束。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商鞅变法 宋神宗 社会变革 
天变或足畏:熙宁政局与王安石的灾异观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刘丹睿 
王安石的灾异观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深刻反映了熙宁年间政治局势的变迁。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的灾异观相对传统,与政治的联系也相对薄弱。随着变法派势力的逐步发展,王安石的灾异观在理论上逐步深化,渐渐将天与人分离开来,但天...
关键词:宋代 灾异观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宋神宗 
《流民图》里里寄忠情:廉吏郑侠的别样人生
《文史知识》2024年第8期41-47,共7页陈玺 张琳嬉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唐宋时期官僚叙复法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3BFX199)阶段性研究成果。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代这样蕴含着尖锐的矛盾和普遍的冲突。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娘变与危机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十一世纪中国最为重...
关键词:熙宁变法 人事变动 职官志 邓广铭 郑侠 《流民图》 陈寅恪先生 时间节点 
王安石变法视域下的公文文风转变
《兰台世界》2024年第5期153-156,共4页静双 
“熙宁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与推动者王安石是兼具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等多重身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关注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研究他的诗学成就,但其公文创作却少有提及。王安石的人生起落使其文风呈现出前后异样之姿,而作为应...
关键词:王安石 公文 文风转变 熙宁变法 政治经历 
纳百川,拥沧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1期186-186,共1页周黎豪 沈林泽(指导) 
中华民族是尚“和”的民族。“和”是一种广博的胸襟,能看见他者,互相成就。只因为燎原之火起于星星微渺,浩浩沧海成于百川东来。于他人言,“和”是于差异中见尊重,是江出西陵,北合汉沔。西哲有言,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
关键词:悼鲁迅 林语堂 熙宁变法 燎原之火 誓死捍卫 新旧党争 沧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