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境

作品数:151被引量:2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卫景宜沈陈吴磊朱练平欧飞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西方语境语义中的“民粹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分析被引量:2
《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3期36-49,M0004,M0005,共16页汪亭友 吴深林 
“民粹主义”现象在美国有百余年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民粹主义”话语体系在当今世界仍具有重大影响。“民粹主义”不仅是西方学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重要理念和话语表达,而且也是国际社会观察西方民众情绪和政治动向的重要窗口。认识...
关键词:民粹主义 美国 西方 人民观 马克思主义分析 
政治学治理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100-101,共2页王炳权 
政治学治理研究的基本论域政治学对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意涵挖掘、话语建构、经验研究上,在理论和实践层次上展开。(一)治理意涵的再挖掘及其本土化诠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提出以后,学者在治理概念本土化诠释上形成基本共...
关键词:话语建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治学 内涵和价值 基本共识 西方语境 反思与前瞻 基本论域 
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动因与机理
《社会学文摘》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卫小将 
现代社会福利是西方语境中的产物,从理念、理论到模型都专属于西方知识生产领域。中国因社会福利的后发展性而缺少话语权,在学理上没有明确澄清为什么发展社会福利的前提下就开始发展社会福利,因此,从学理上廓清社会福利发展的动因和机...
关键词:社会福利 西方语境 西方知识 话语权 学理 动因 发展性 
超越西方语境下的“中等强国”:模糊性、特征化与再定位
《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22年第7期35-48,共14页沈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的新进展与中国应对研究”(20CGJ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发展中国家地位研究:基于历史与规范的考察”(2020YQNQD0054)的阶段性成果。
“中等强国”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一种概念却具有明显的争议性和模糊性。为了使“中等强国”在概念上更加清晰和可操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制度主义、功能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四种范式对“中等强国特征”进行...
关键词:中等强国 中间地带 西方话语 中国外交 战略竞争 
超越西方语境下的“中等强国”:模糊性、特征化与再定位被引量:6
《太平洋学报》2022年第4期1-15,共15页沈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的新进展与中国应对研究”(20CGJ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发展中国家地位研究:基于历史与规范的考察”(2020YQNQD0054)的阶段性成果。
“中等强国”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一种概念却具有明显的争议性和模糊性。为了使“中等强国”在概念上更加清晰和可操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制度主义、功能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四种范式对“中等强国特征”进行...
关键词:中等强国 中间地带 西方话语 中国外交 战略竞争 
理性理解中美真正的国家利益
《董事会》2021年第12期100-104,共5页马凯硕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重大地缘政治竞争既不可避免,也可以避免。如果我们能够调动理性的力量来理解中美两国真正的国家利益,就会得出结论:这两个大国之间不应该存在根本的矛盾。事实上,中美之间有着五个"不矛盾"。如果两国政府中明智的思考...
关键词:地缘政治 中美两国 西方语境 中国与美国 明智 思维习惯 利益 理性 
西方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建构——以云南野象群迁徙破圈传播为例被引量:2
《新媒体研究》2021年第21期108-112,共5页徐萌 
国家形象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在国家交往和国际政治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久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基本为负面。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刻板印象,突破桎梏实现有效、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
关键词:国家形象对外传播 刻板印象 圈层传播 新媒体 
中国“治理”话语的时空规定性及其政治使命被引量:10
《探索》2021年第4期120-132,共13页苏曦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政策研究”(19BZZ053),项目负责人:苏曦凌。
“治理”是一个“被使用”远胜于“被理解”的概念。西方治理概念及其理论自外而内的嫁接式传播与国内治理话语自上而下的组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治理的话语紊乱问题。在中国国家场域中,治理话语有着特殊的时空规定性。就空间规定性而...
关键词:治理 治理话语 西方语境 中国语境 政治使命 
我国宪法中环境权的表达及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123-124,共2页彭峰 
从各国立宪实践看,环境权入宪与否并不能等同于髙水平的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能力。在2018年我国《宪法》修改以后,环境权是否人宪的问题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学界观点不一。为此,需要反思和梳理。西方语境下的宪法环境权及其表现形式讨论环...
关键词:环境保护 人权保障 法律条款 西方语境 宪法环境权 环境权入宪 表现形式 不确定性 
科学家谈管理科学重要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被引量:1
《科学观察》2019年第5期27-29,共3页薛澜 张帆 
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提出"治理危机"的概念,"治理"一词便逐渐风靡全球。西方语境下,治理与稍早流行的"社会资本"、"公民社会"等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具有宽泛而富有弹性的特征。西方学者将治理理解为一个由聚焦于正式政治...
关键词:治理危机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管理科学 公民社会参与 私人部门 治理结构 世界银行 西方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