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遗民

作品数:74被引量:1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富学邓文韬周峰张琰玲孟楠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敦煌研究院宁夏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寻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研究》《党史纵横》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研究
《中原文物》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陈朝云 张博睿 
现存河南濮阳县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记载了西夏遗民唐兀闾马家族迁居中原的经过、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姻亲及子嗣情况。碑铭载唐兀闾马在元世祖时曾跟随元军作战,以军户身份入籍,定居濮阳的同时承担着屯田驻守...
关键词:元代 西夏遗民 唐兀公碑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由元末西夏遗民重修新证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23年第4期187-199,共13页杨富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VRC025)。
敦煌莫高窟第61窟被多数学者认定为西夏窟,主要依据在于该窟出现有夏汉合璧僧人题记和西夏装僧人画像。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西夏文在元代基本不再使用,其实,不管是黑水城还是他地,西夏文相当流行,真正意义上的《西夏文大藏经》的首...
关键词:夏汉合璧题记 蒙古服饰 龙纹 西夏助缘僧像 蒙古文题记 
成都宝光寺藏金银写本《华严经》述略——关于李惠月生平事迹再考察
《西夏学》2023年第1期170-181,共12页李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文献的汇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6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夏文学作品选、译、注和西夏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AZW011)阶段性成果
元代金银写本《华严经》八十一卷多已散佚,所遗十三卷中有五卷今藏成都宝光寺,目前尚不为世人详知。原件据基本同时代的藏经抄录,其间文字微有参差。各卷的卷尾题记表明发愿抄经者叫李惠月,是服务于元朝政府的西夏遗民。他的抄经工作始...
关键词:宝光寺 金银写本 华严经 西夏遗民 李惠月 
明代西夏遗民的最晚记录:晋州明代西夏后裔遗迹考
《西夏研究》2023年第1期3-11,共9页陈瑞青 郭兆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文书学视域下的西夏籍帐研究”(项目批准号:21BZS147)的阶段性成果。
晋州发现的明代万历六年《晋州重修儒学明伦堂记》清楚地记载了晋州判官李蕡为西夏后裔,为学界提供了明代西夏遗民在河北活动的新线索,这是目前所知明代西夏遗民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晚记录。同时,该石刻还为研究西夏故地党项遗民的生活状...
关键词:西夏遗民 文化认同 明伦堂 
榆林窟第3窟为元代西夏遗民窟新证被引量:12
《敦煌研究》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杨富学 刘璟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敦煌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021-GMA-004);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2020-SK-ZD-01)。
榆林窟第3窟为敦煌石窟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之一,学界对其开凿时代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有西夏说、元代说两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作出综合判断:西夏装与蒙古装交织,则必为元代,因为元代敦煌西夏势力强大,与蒙古王室关系密切,西夏时代...
关键词:榆林窟第3窟 西夏 蒙古 供养人 
西夏遗民谢氏家族若干问题研究——以《宣慰谢公述修考妣功德之记》等碑碣为中心
《宋史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418-425,共8页刘志月 杜建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项目“西夏通志”(15ZDB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西交城玄中寺藏《宣慰谢公述修考妣功德之记》等碑碣共记载了谢氏家族五代28人的姓名、职官与婚姻关系,可补《元史》等传世文献之缺。据考证,谢氏家族原籍西夏丰州,因家族实力雄厚而被迁徙至抵抗蒙古南下的前线重镇兀剌海城。降蒙以后...
关键词:玄中寺 谢睦欢 谢仲温 丰州 西夏遗民 
元代西夏遗民在河南地区的分布与融合
《寻根》2021年第5期133-138,共6页闫安朝 
1227年,西夏在蒙古国的持续进攻下最终灭亡,大量西夏皇族被屠戮,原先生活在西夏国的民众也有许多流散至各地。西夏遗民的外徙,有些是因为作为战俘被带往其他地区,有些是由于新政府对其进行有计划的迁移,也有因为从军、为官、求学、经商...
关键词:西夏国 西夏遗民 流散 蒙古国 皇族 
菏泽博物馆藏两方元代西夏遗民墓碑史料价值初探
《西夏学》2020年第1期154-162,共9页刘志月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代西夏遗裔碑碣石刻的调查辑译与整理研究”(18CZS022)
菏泽市博物馆藏两方元代西夏遗民墓碑,事涉察罕之孙塔出和察罕曾孙必宰牙,二者族出西夏皇族嵬名氏。碑文说明塔出可能于1274年定居曹州。到1335年必宰牙墓立碑的时间,该家族在元代至少定居曹州达六十年以上。同时,碑文还展现了察罕家族...
关键词:元代 西夏遗民 皇族 察罕 塔出 必宰牙 
西夏研究征稿函
《西夏研究》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西夏研究》编辑部 
尊敬的先生/女士:《西夏研究》创刊于2010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季刊),在201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西夏研究》旨在搭建西夏研...
关键词:西夏研究 西北史地 史学理论 西夏遗民 西夏学 民族关系史 人文旅游 征稿函 
西夏遗民文献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
《西夏研究》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保宏彪 张琰玲(图) 
2019年11月,由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资料中心研究馆员张琰玲编著的《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一书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为《西夏研究论丛》第四辑,延续了丛书严谨扎实的一贯学风,以西夏主体民族党项在政权覆亡后的遗民散居史事...
关键词:文献整理与研究 西夏遗民 研究馆员 凤凰出版社 出版发行 蒙古帝国 文献研究 主体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