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作品数:3763被引量:157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伏涤修赵春宁杨绪容陈旭耀蒋星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红楼梦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红楼梦》中的“以戏入稗”
《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1期159-175,共17页王昊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通俗小说‘以戏入稗’现象研究”(项目编号:22YJA751019)阶段性成果。
“以戏入稗”在明清通俗小说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进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创作方式,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体现得尤其突出。《红楼梦》中的“以戏入稗”贯串小说整体,形式丰富多样,它既是作者赋能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手段,又是衍生情节耦合结...
关键词:红楼梦 以戏入稗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的“情至”思想及互文阐释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6期43-65,共23页顾春芳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号:2023ZDC029)阶段性成果。
从“情至说”可阐释《红楼梦》对于《西厢记》《牡丹亭》“情本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小说第二十三回、三十六回等多次出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戏词,由此构成了小说独特的叙事。在阐释戏曲和小说的互文关系中,可把握人物刻画和思...
关键词: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情至说 心学 互文阐释 
元宵家宴贾母命家乐演《寻梦》《惠明下书》意蕴寻绎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2期126-149,共24页李玫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写荣国府元宵家宴演戏,当外请戏班演过《八义记》等戏、艺人歇息时,贾母命芳官演唱《寻梦》、葵官演唱《惠明下书》。从《寻梦》的内容看,贾母指斥说书《凤求鸾》故事荒唐与令演《寻梦》存在矛盾。矛盾的根源,一是...
关键词:贾母 牡丹亭 寻梦 西厢记 惠明下书 
双璧交辉——《红楼梦》与《西厢记》互文阐述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5期57-78,共22页朱嘉雯 
针对《红楼梦》与《西厢记》共八项互文处进行文句的排比对照,进而分析其间语境的转换与修辞的多义性。从中发现《红楼梦》文本意义的构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西厢记》的借用与转译。在跨文本的互动解读中,又使我们看到《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 西厢记 互文性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谭凤嬛(绘) 
哈斯宝与金圣叹消遣说之比较研究——基于《新译〈红楼梦〉》序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序的对比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6期311-322,共12页株娜 额尔很巴雅尔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蒙古族文学批评史”(项目编号:2014TB001)阶段性成果。
清代蒙古族翻译家、文学理论家哈斯宝自称师法金圣叹,在其《新译红楼梦》的评点中充分表现出这一点。通过比较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序和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序中的消遣说,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探索其成因,认为哈斯宝的...
关键词:哈斯宝 金圣叹  消遣说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林黛玉与《西厢记》《牡丹亭》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1期195-218,共24页李玫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所描写的林黛玉读《西厢记》、听《牡丹亭》曲的情节,对揭示林黛玉的心理、性格与她身世处境的关系至为重要。林黛玉说《西厢记》"果然有趣",之后又斥之为"淫词艳曲",显示了林黛玉在内心情感、审美感受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林黛玉 西厢记 淫词艳曲 牡丹亭 身世之伤 
晚清两种《红楼梦》印谱考论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6期155-174,共20页王丹 
随着晚清之际《红楼梦》的多元传播,大量围绕其本事创制、改编的涉红艺术形态如扈清辉、破茧而出。本文即以晚清之际《红楼梦人名西厢记词句印玩》和《石华馆红楼花影印谱》两种涉红篆刻印谱为考察对象,探考其版本、作者、艺术风格,并...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西厢记词句印玩 石华馆红楼花影印谱 经典化 艺术转型 
《红楼人镜》酒令考论被引量:7
《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1期231-247,共17页廖丹丹 
酒令是清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在清代中后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出现在众多酒令里,使得酒令也成为文人品红鉴红的特殊形式,这些材料散落在各个酒文献里,极易被人忽视。清人俞敦培《酒令丛钞》是清代酒令的集大成之作,收录...
关键词:红楼梦 西厢记 酒令 谭光祜 俞敦培 
《红楼梦》中《西厢记》的文学影响与文化影响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5期92-107,共16页徐大军 
通过对《红楼梦》中有关《西厢记》曲词引用、戏曲演唱、日常语言化用、社会评价等鲜活资料的详细梳理和分析,可以见出《西厢记》在宝、黛爱情表现上的映衬、渲染作用,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有关《西厢记》的传播图景和接受视角。
关键词:《红楼梦》 《西厢记》 传播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