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史研究

作品数:89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馗陈恬杨连启王苏生杜桂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场上之曲的传统诗学观——浅析吴梅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三个特征
《戏曲艺术》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陈杰 
吴梅侧重传统曲律研究,戏曲史著述只有《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ABC》两部,其中《中国戏曲概论》是他唯一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史较为全面系统的著述。吴梅的戏曲史研究前后持续约30年之久,他对中国戏曲的体认并没有局限在文学一隅,尽管...
关键词:吴梅 场上之曲 综合艺术 传统诗学 民族戏剧 
中国戏曲史学的开创与架构——王国维戏曲史研究的开阔视野和中国面向
《戏剧文学》2024年第9期35-43,共9页陈杰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从‘启蒙’社会到‘反映’时代--新时代舞台上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4-A-06-035-657)阶段性成果。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建构的中国戏曲史现代研究范式主要指戏曲史话语的运用,具体包括:定义戏曲、区分戏剧与戏曲、讨论戏曲起源、引入悲剧概念、戏曲文学观等。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讨论,王国维划分出了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一般范围...
关键词:王国维 戏曲文学 戏曲形态 研究范式 
“多源综合”和“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综合艺术观念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陈杰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
关键词:周贻白 综合艺术观念 多源综合 表演中心 演员演故事 
由《沈阳菊史》中所记三位坤伶管窥清末民初沈阳戏曲生态
《音乐生活》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张若琦 商树利 
清代地方戏曲研究资料《沈阳菊史》,少见地记载了清末民初沈阳地区的戏曲活动概况与当时菊界的整体氛围,对清代地方戏曲史研究具有补充作用。此书目前共有三个版本:1.民国2年(1913年)由东三省公报馆印行的版本;2.1984年由辽宁省图书馆据...
关键词:辽宁省图书馆 戏曲研究 清末民初 戏曲活动 沈阳出版社 校注本 戏曲史研究 戏曲生态 
20世纪“宋金杂剧”研究的发轨与成熟
《中华戏曲》2022年第2期110-127,共18页张华宇 
“宋金杂剧”①,作为上承唐戏,下启南戏、北杂剧的戏剧形态,之于戏曲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宋、元时人虽是“宋金杂剧”的见证者,却记载粗疏,使其芜杂于笔记之中,或偶有考证,却大多寒寒数语而已。《太和正音谱》从当时的舞台表...
关键词:宋金杂剧 《太和正音谱》 北杂剧 戏剧形态 戏曲史研究 脚色 舞台表演 王国维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场上艺术观念”--兼论周贻白的剧场史和演出史研究
《戏曲研究》2022年第4期123-136,共14页陈杰 
英语里的theatre(戏剧)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theatron,意为“看的场所”,一个观看事物的地方。①周贻白援引了古希腊语的动词“theasthai”①(这个词的内涵原意为“看”)应用于剧场与戏曲史研究,他虽然借用的是一个外来概念,观照的却是...
关键词:周贻白 剧场史 戏曲史研究 古希腊语 演出史 艺术观念 戏剧 
《戏曲研究》2023年度约稿专题
《戏曲研究》2022年第3期374-375,共2页
一、新时代戏曲研究的前沿话题研究“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新材料的发掘、新问题的提出、新视野的拓展、新方法的应用,已经在戏曲研究领域引发巨大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戏曲研究的整体面貌。在这种背...
关键词:戏曲研究 少数民族戏剧 戏曲音乐 戏曲批评 地方戏 戏曲史研究 戏曲理论 表导演艺术 
探寻戏曲史研究的新视野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52-57,共6页黄仕忠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并不只是剧本文学和演剧表演的孤立的演进历史,而是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交互关系的变迁史。因此,研究戏曲的发展历史,并不单纯是文本创作和舞台表演两者的事情,更要探寻戏曲与政治、阶层、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系统的关...
关键词:戏曲史 新视野 新理念 
20世纪英美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分歧——以戏曲起源与形成问题为中心
《四川戏剧》2021年第9期16-18,共3页赵韵怡 
国家留学基金202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2006530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始终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一个难点,20世纪以来,英美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本文对20世纪以来英美学者中国戏曲史研究中戏曲起源与形成问题的观点进行梳理,并借助国内学者对这些观点的反馈窥得其中的问题与价值。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研究 戏曲起源 戏曲形成 英美汉学 
旧梦可追——戏剧理论家沈达人先生口述
《传记文学》2020年第12期121-132,共12页沈达人(□述) 张之薇(整理) 
沈达人,出生于1929年2月,笔名沈尧、沈烧。1949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先后担任院长业务秘书、评论组组长。1975年后历任戏曲史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
关键词:中国戏曲研究院 戏剧理论家 戏曲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央戏剧学院 戏曲评论 戏曲剧目 戏曲史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