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

作品数:922被引量:2972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星朱之勇陈全家仪明洁李有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甘南县旧石器地点发现的新材料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281-291,共11页关莹 李有骞 邢松 黄立平 程力 周振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2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953803)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
关键词:黑龙江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甘南县 年代 细石叶 
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19年第1期19-32,共14页田川 徐廷 关莹 高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2024);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300);国家社科基金(16CKG002)
枫林遗址是坐落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抚松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了数量丰富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叶、...
关键词:枫林遗址 抚松县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核 
青藏高原西南部仲巴地区细石器人类活动的时代探讨被引量: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李拓宇 伍永秋 杜世松 黄文敏 蒿承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CB956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129)
青藏高原西南部仲巴地区已发现有3处细石器遗存地点,在仲巴地区选取了一个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进行年代测试分析以及粒度、地球化学元素等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仲巴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及风沙活动的关系,进而推算细石器遗存的时代.8....
关键词:全新世 风沙活动 气候变化 仲巴地区 细石器 
细石叶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兴衰被引量:5
《边疆考古研究》2014年第2期69-81,共13页仪明洁 高星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0CB950203);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8)
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社会组织结构更复杂化,人类的生存领域扩展,认知能力有了突破。细石叶技术即该阶段极具特征性的石器生产技术,涉及有针对性的原料选择、石核预制、软锤及间接剥片技术的运用...
细石叶剥制实验研究被引量:12
《人类学学报》2011年第1期22-31,共10页赵海龙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古人类遗址;资源调查与基础数据采集;整合"项目(O803060Q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6CB806400)
本文对石叶和细石叶实验研究简史做了介绍,随后以东北亚的长白山及周边地区和科尔沁沙地区的细石叶遗存为切入点,尝试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剥制细石叶产品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间接法、压制法和直接法均能打制细石叶,因方法不同而导致...
关键词:打制实验 细石叶类型 直接法 
试析东北地区东部与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业之间的文化关系被引量:6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2期35-49,共15页王春雪 赵海龙 陈全家 方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批准号:2007FY110200);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6309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80003)的资助
一、引言对古人类技术、行为和生存模式的研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范畴。这一学科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叶工业 细石叶技术 石叶石核 朝鲜半岛 东北地区 
吉林东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业技术分析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第1期1-13,共13页王春雪 陈全家 赵海龙 方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CB8064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编号:2007FY1102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80003);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J06309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的资助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对古人类技术、行为和生存模式的研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范畴。这一学科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核 石制品 沙金沟 开发利用方式 边疆考古研究 工具修理 石人沟 雕刻器 生活资源 
水洞沟12号地点的古环境研究被引量:19
《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4期295-303,共9页刘德成 陈福友 张晓凌 裴树文 高星 夏正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200640571168)
水洞沟遗址12号地点(SDG12)是一处以细石叶技术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其文化层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中上部。地层时代从距今4.7万年至1.1万年左右,文化层时代为距今约1.1万年,处于更新世与全新世的过渡时期,略经流水改造,为原地埋...
关键词:水洞沟12号地点 灰烬层 细石叶 古环境 地层划分 
细石叶工艺产品废弃的文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0
《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3期210-222,共13页陈胜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资助(隶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细石叶工艺产品是如何废弃的、受哪些因素影响、又如何在考古遗存中得到表现,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本文从考古遗存废弃一般过程的理论研究着手,确定影响细石叶工艺产品的因素包括史前狩猎采集者的生计策略、废弃过程中人们的行为选...
关键词:细石叶工艺 废弃 文化过程 生计策略 
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4期305-310,共6页朱之勇 高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
本文从应用目的的角度出发,对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进行了界定。通过数量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论证了虎头梁遗址中共存在着2种细石器技术,它们分别以Ⅰ型细石核和Ⅱ型细石核为代表。这两种细石器技术体现出了不同的剥片效率以及古...
关键词:虎头梁 细石核 细石器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