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诗

作品数:214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振亚卢惠余杨经建龙泉明潘颂德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探《慰劳信集》作为政治诗的艺术手段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9期4-7,共4页吴佳昊 
一、创作背景的转变:从启蒙到救亡朱自清在《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中对新文化运动后十多年的新诗流派做过大致分类,分为“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发展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诗流派与理论已经初具规模与体系,在创作主张、手法...
关键词:卞之琳 格律诗派 中国新诗 自由诗派 象征诗派 五四新文化 创作主张 新月派 
多文化视野下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色彩审美生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蒋欢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早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该诗派的作品并非仅是法国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产物,日本经过改良化的象征主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蕴均在不同程度影响了该诗派对于新诗色彩美及“纯粹诗歌”理念的追求。除外部文...
关键词: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多文化视野 色彩诗学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论的超越性
《江汉论坛》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文学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21&ZD258)。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现代派诗歌理论是中国新诗理论史上的一次高峰。以梁宗岱、戴望舒、施蛰存、金克木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批评家在新诗理论建构上有着明确和自觉的追求,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主张不仅表达出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特征,还在对...
关键词:现代派诗论 自由诗派 格律诗派 象征诗派 超越 
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中的黄昏意象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25-32,94,共9页蒋欢 
“黄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自然意象,在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20年代诗歌作品中频频出现。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各类社会运动,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投射在新诗作品中,便呈现出“朝阳”与“黑夜”这两大意象的对立。这种狂热的社会氛围使...
关键词:早期象征诗派 黄昏意象 时间意识 现代性 
“诗怪”李金发形象的生成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21年第6期5-17,共13页王永 杨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的阶段性成果;。
李金发1925至1927年接连出版了《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三本诗集,为新诗坛所注目,并以"诗怪"名世。何为"诗怪"?近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论者基于言说语境、诗歌立场、审美趣味以及表述目的的不同,对它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李金...
关键词:李金发 为幸福而歌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 诗怪 阐释史 象征诗 审美趣味 言说语境 
1920年代中期新诗的“中衰”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1年第5期85-92,共8页吴丹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7JJD750002。
在白话诗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中,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个是从1917年胡适发表《白话诗八首》到1921年郭沫若的《女神》出版所构成的开创期,一个是1925年后由新月诗派与象征诗派所形成的白话诗形式的建设期。在这样的对照之下...
关键词:新月诗派 开创期 白话诗 早期新诗 象征诗派 分期问题 郭沫若的《女神》 尝试期 
普希金的象征诗学:符号、体系和原型--以普希金19世纪30年代的创作为例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21年第3期139-147,共9页康澄 伍廖圆 
普希金擅用象征,其创作中象征意象数量众多,至19世纪30年代初渐成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象征诗学。核心象征符号既是普希金作品的"情节基因",又仿佛一个意义"压缩程序",成为作品深刻内涵的基石和多元阐释的源泉;普希金的象征具有突出的体系...
关键词:普希金 象征 象征诗学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诗歌中的色彩布局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第4期34-36,共3页蒋欢 
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多具有艺术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所以他们在诗歌色彩美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从单一渲染、色彩对比和多色组合搭配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早期“象征派”诗人们凭借深厚的艺术...
关键词:中国早期 “象征诗派” 色彩 绘画 
李金发日记《庐山受训记》中的胡适、洪深、苏雪林
《新文学史料》2020年第3期156-163,共8页凌孟华 张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16ZDA19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JZD037)阶段性成果。
李金发被誉为"中国现代象征诗第一人"①,其诗歌"既是中国现代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典型代表,又是现代新诗中朦胧晦涩一派的开山"②,"掀起了中国现代新诗的一场形式革命……也奠定了他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③。这似乎是学界对李...
关键词:李金发 中国现代新诗 现代中国文学史 苏雪林 地位和意义 其人其诗 象征诗 象征派诗歌 
戴望舒“情绪和谐”的诗论与他的“主情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3期141-144,共4页吕丽娜 
戴望舒的诗歌引领了新月派之后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继承李金发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与诗论,之后的现代主义诗人和以艾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也受到他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他的诗论和作品,分析他在现代白话诗歌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象征诗 情绪 节奏 和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