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作品数:2404被引量:87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利军向志敏张积家张静宇陈长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林格尔歇后语汇释与文化初探
《汉字文化》2024年第13期189-194,共6页李欣然 
和林格尔歇后语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略显粗俗却并不浅薄,展现了和林格尔地区特殊的民俗文化特征和民风信仰,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饱含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是极富价值的文化宝藏。
关键词:和林格尔县 歇后语 释义 文化语言学 方言 
当代网络表情包中新型歇后语的语言特征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21期156-159,共4页冷聪慧 王晓辉 
2023年度宁波大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类)“构式浮现视域下汉语肯定否定逆转识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JWZ2023009)的相关成果。
网络表情包中新型歇后语的“引子”与“注释”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引”主“注”谓、“引”“注”共主、“引”主“注”宾、“引”宾“注”主的联系;“引子”多表示字面意义,“注释”部分运用双关、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隐含意义;在...
关键词:网络表情包 新型歇后语 结构特点 语义表达 
小说《霸王别姬》的词汇风格探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8期89-91,共3页张沥文 
语言文字是作品内容的物质外壳。本研究基于语言风格学理论,采用计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霸王别姬》进行语言层面的分析与审视,探究其词汇风格特征。研究表明,《霸王别姬》平均词长具有汉语词在音节上的典型特征;高频词是小说内容的精...
关键词:《霸王别姬》 计量研究 歇后语 语言风格 
论南宁白话歇后语的语言艺术
《汉字文化》2022年第S02期48-50,共3页余茵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桂西地区壮文使用社会效应研究”(编号:2021KY0727);2021年百色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JG45)的相关成果
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各方言区的歇后语更具区域性特色。俏皮幽默的南宁白话歇后语数量多,内容丰富,大部分南宁白话歇后语与本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南宁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具有...
关键词:南宁白话歇后语 句法结构 句式变化 修辞 方言性 
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
《汉字文化》2022年第19期16-19,共4页陈燕 曾贤模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其语言结构独特精炼,文化负荷丰富厚重,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尼耶和特纳所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具有高度的阐释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本文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
关键词:概念整合 歇后语 认知机制 意义构建 
豫剧唱词中歇后语的结构及语义特点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2年第19期23-25,共3页李磊 
豫剧唱词中的歇后语也是豫剧唱词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较多,使用频率也较高,同时带有河南独有的语言风格,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选取《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中的歇后语为研究对象,全面...
关键词:豫剧唱词 歇后语 语法结构 语义特征 文化内涵 
隐喻视角下《三国演义》之歇后语研究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2年第17期181-191,共11页杨佑文 左宇涵 戴语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HB0068A)的部分成果。
文章自建一个小型《三国演义》相关的歇后语语料库,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隐喻的概念整合角度对《三国演义》中歇后语的认知特点、语义形成过程和源域进行研究。发现《三国演义》歇后语体现为概括性强的事件隐喻、倾向性强的人...
关键词:歇后语 隐喻 概念整合 《三国演义》 
浅论汉语词汇中“牛”的文化意蕴
《汉字文化》2021年第21期178-181,共4页郭仕超 
大连民族大学服务国家战略专项"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缀合集"(项目编号:2020fwgj063)的相关成果。
“牛”是动物世界中体形庞大的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始终与人类共生共存。人类在与“牛”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对“牛”有了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了解,这样的认识结果反映到语言中,创造了许多带有“牛”的词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关键词: 词汇 成语 谚语 歇后语 文化 
从歇后语到梗文化——新媒体下传统文化的衰与兴被引量:5
《汉字文化》2021年第7期167-168,共2页刘信涵 
歇后语是古时生活与实践中被人们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短小风趣;而新媒体时代梗文化在青少年中兴起,它是社交语言中的新奇有趣的语言,形式多样。两者有什么特点?在现代社会又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以歇后语与梗文化为对比,对当...
关键词:梗文化 传统文化 青少年 新媒体 歇后语 
重庆话动物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
《汉字文化》2021年第8期121-123,共3页黄丹 
重庆动物歇后语根据后一部分的意义层次可以分为直陈比喻式歇后语和双关式歇后语,具体来说,前者的后一部分如字面意思所见,后者的意义是双关,根据双关的类型又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语义双关式和语音双关式。另外它们的区别还体现在意义构...
关键词:重庆话 动物歇后语 概念整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